新加坡爲何在加密貨幣遊戲中佔據主導地位

說實話——雖然大多數國家仍在弄清楚區塊鏈到底是什麼,但新加坡基本上贏得了加密武器競賽。這就是證據。

數字不會說謊

新加坡剛剛以85.4的得分登頂2024年全球區塊鏈創新排名,(在世界上最高,絕無虛言)。這座城市國家現在擁有2400多個區塊鏈工作崗位和81個加密交易所。換句話說:它基本上已經成爲了Web3的東京。

但爲什麼?三個詞:監管、稅收、創新

實際上有意義的監管

新加坡在這裏展現了不同的做法。大多數政府要麼完全禁止加密貨幣,要麼任其肆意發展。新加坡找到了最佳平衡點。

2019年,他們推出了支付服務法(PSA)——這是一個針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的許可框架,實際上保護了消費者而不扼殺創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要求嚴格的反洗錢/反恐怖融資檢查和網路安全標準,但規則清晰且公平。

快進到2025年:從6月19日起,MAS將推出第二階段的規定。新規則包括對零售用戶的強制風險意識評估,以及對零售交易者的槓杆產品禁令。聽起來很嚴格,但交易者實際上知道自己的立場。沒有讓你的投資組合在一夜之間崩潰的意外規定。

沒有人談論的稅務角度

關鍵在於——新加坡沒有資本利得稅。買入比特幣,賣出獲利10倍,完全不用支付稅費。在美國( 21%的公司稅)或南韓( 27.5%)試試吧。

此外,加密貨幣交易是免徵商品及服務稅的。這就是爲什麼機構資金不斷流入。17%的企業稅率也沒有影響。

DBS銀行:當傳統金融迎來變革

在2020年,大華銀行推出了DDEx (數字交易所),成爲全球首批向合格投資者提供加密交易的主要銀行之一。快進至2024年:他們正在提供加密期權和結構性票據。去年五月,區塊鏈分析公司Nansen發現大華銀行持有173,753 ETH (~$650M)——基本上是一個公開信號,表明傳統金融已全面投入。

這很重要,因爲它使整個生態系統合法化。當你所在國家最大的銀行正在積累ETH時,散戶投資者會感到放松。

測試平台效應

新加坡不僅在舉辦加密貨幣活動——它實際上是在測試金融的未來:

  • Project Guardian (2022): 進行以代幣化存款的實時DeFi交易試點
  • Project Ubin (2020): 區塊鏈支付與結算探索
  • Orchid Blueprint (2023): 數字貨幣基礎設施的戰略框架
  • NUS綠色債券倡議 (剛剛宣布): 在鏈上代幣化ESG憑證

其他人都在談論Web3。新加坡實際上正在建設它。

協作機器

在2020年,新加坡投入了$12 百萬於區塊鏈創新計劃(SBIP),參與了75家跨貿易、物流和供應鏈的公司。政府 + 學術界 + 私營部門 = 加速的加密創新。

將此與大多數國家相比,這些羣體幾乎沒有交流。

這對我們其他人意味着什麼

新加坡基本上證明了加密友好並不需要混亂。清晰的規則、公平的稅收、機構支持和政府支持可以共存。這是其他國家悄悄效仿的藍圖。

問題不在於新加坡爲什麼贏,而在於爲什麼其他人花了這麼長時間才明白這一點。

BTC-4.83%
ETH-8.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