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香港 Web3 新政背后的决策逻辑是什么?
香港的这个新政,没有BJ的支持,或者至少是许可,是不可想象的。那么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往深了不好说,所以大多数人避而不谈,也能理解。但是看到很多喊口号式的唱多,脱离了基本面,相信很多也是言不由衷。
简单总结为下 ⬇️
区块链的竞争主要不是设备、技术、工艺、算法等器物层面上的竞争,而是如何应用区块链这种工具创设新结构、新机制的竞争,是制度创新之争,不是器物创新之争。
数字资产市场难以在大国内发展,但会在大国竞争的交界地带找到温床。中美竞争的交界地区,将出现活跃的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因此新加坡、香港的 Web3 双城记还将持续上演。两者的共同点是作为法治发达的地区,都不会容忍在本地发展出一个欺诈产业,因此对于 Web3 都会予以规范。
香港 Web3 以交易为导向。由于在中美竞争当中,Z国寄希望香港承担与外界进行贸易、金融、货币和技术交换的角色,而M国也会在一定范围内容忍甚至鼓励香港担任这个角色,因此香港的 Web3 市场会更加交易导向,对于灰色数字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的容忍度会高一些,这表现为对成熟的主流数字资产,如比特币、以太币、USDT 等资产的兑换服务更加自由,对成熟数字资产的托管、抵押、交易等也会比较友好,但是对于 ICO 等融资集资行为仍会非常谨慎乃至严格。
新加坡对灰色数字金融容忍度更低。赢家心态的另一面是担心出事。两地都不太容易做出世界级的 Web3 社交、游戏等 2C 类项目,且两地都会积极支持 RWA 发展。
(数据来源:@MengY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