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廣場用戶們,廣場使用界面全新升級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簡潔、操作更流暢絲滑,還有多項貼心新功能上線,快來更新體驗吧!你對新版界面有什麼感受?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是哪一個?你發現了哪些驚喜或變化呢?發帖分享新版廣場使用體驗,瓜分 $10 分享獎勵!
🎁 我們將精選 10 位幸運用戶,每人獎勵 $10 合約體驗券!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標籤發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風格體驗、細節功能變化、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或優化建議等;
3⃣️ 帖子內容需至少 30 字,並且只帶本活動標籤;
廣場界面煥新介紹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動截止時間:2025/10/26 18:00(UTC+8)
你的體驗是我們持續優化的動力!趕快參與和大家分享吧!
#KAITO @SentientAGI #Crypto @KaitoAI
Sentient:開源AI的理想主義者,還是下一個高級韭菜收割機?
市場又開始炒AI概念了。這次輪到Sentient,一個聲稱要"民主化AGI"的項目。NeurIPS接受四篇論文,社區嗨翻天,各種KOL開始喊"開源AI革命"。
我看了看,心情復雜。
技術確實有點東西
OML協議這個想法不錯:給開源模型嵌入2.45萬個指紋,防盜版還能分成。聽起來很美好,開發者終於能靠開源模型賺錢了。LiveCodeBench Pro也算務實,至少在戳破那些刷分不實戰的AI泡沫。
但問題是,這套東西真的解決了開源AI的根本矛盾嗎?
開源的本質是自由傳播,現在你要加密控制、強制付費,這還叫開源?更像是"僞開源"——表面開放源碼,實際控制使用權。這跟傳統軟件許可有什麼區別?
社區熱度vs實際需求
8500萬融資,Peter Thiel背書,Discord破千人參與。數據看起來不錯,但我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真正的開發者社區在意什麼?是代碼質量、文檔完善、生態豐富。Sentient現在更像在搞營銷驅動的社區建設,各種積分、排行榜、治理代幣,典型的Web3玩法。
問題是,AI開發者真的需要這些嗎?還是說,這只是爲了吸引投機資金的包裝?
市場定位的尷尬
Sentient想解決的問題確實存在:AI巨頭壟斷,開源模型難變現。但他們的解決方案太理想化了。
現實是什麼?OpenAI、谷歌有數據、有算力、有人才,還有商業閉環。你一個開源協議,靠什麼跟他們競爭?指紋防盜?社區治理?
更尷尬的是,真正有價值的AI模型,開發成本動輒千萬美元。這種投入下,開發者憑什麼選擇開源+分成,而不是直接商業化?
代幣經濟的老問題
$SEI 還沒TGE,但積分系統已經在跑了。這套飛輪邏輯我見過太多次:持幣治理、收入回購、通脹激勵。
關鍵問題是:價值從哪來?
如果Sentient只是個"開源模型托管平台",那它的護城河在哪?技術門檻不高,網路效應也不強。憑什麼維持代幣價值?
除非,它真的能建立起"開源AI經濟體"。但這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更是整個行業生態的配合。
我的判斷
Sentient不是純粹的騙局,技術確實有創新,團隊也算靠譜。但它更像是一個"技術理想主義"項目,想用Web3的方式解決AI行業的結構性問題。
這種項目的問題在於:理念很美好,落地很困難。
短期來看,NeurIPS的背書會帶來一波熱度,代幣上線可能有不錯的表現。但長期價值取決於能否真正改變開源AI的遊戲規則。
如果你相信"去中心化AI"的未來,可以關注一下。但別指望它短期內顛覆什麼,更別梭哈。
Sentient要證明的不是能不能做出產品,而是能不能在巨頭夾擊下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