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廣場用戶們,廣場使用界面全新升級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簡潔、操作更流暢絲滑,還有多項貼心新功能上線,快來更新體驗吧!你對新版界面有什麼感受?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是哪一個?你發現了哪些驚喜或變化呢?發帖分享新版廣場使用體驗,瓜分 $10 分享獎勵!
🎁 我們將精選 10 位幸運用戶,每人獎勵 $10 合約體驗券!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標籤發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風格體驗、細節功能變化、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或優化建議等;
3⃣️ 帖子內容需至少 30 字,並且只帶本活動標籤;
廣場界面煥新介紹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動截止時間:2025/10/26 18:00(UTC+8)
你的體驗是我們持續優化的動力!趕快參與和大家分享吧!
V神呼籲開發者發布 ZK 和 FHE 的“效率比”
以太坊 (姨太) 的聯合創始人V神呼籲採用一種更簡單、更實用的方法來報告零知識證明 (ZK)和全同態加密 (FHE)系統的性能。他認爲開發者應該停止依賴原始的“每秒操作數”聲明,而是報告一個“效率比”,即在加密下計算所需的時間與明文運行所需時間的比值。
在X上的一篇帖子中,V神明確提出了這個想法:以一個比率給出開銷,“在加密中計算的時間與原始計算的時間”,這樣工程師和產品團隊就可以立即理解他們爲了獲得加密保證而犧牲了多少性能。他建議,這個單一的數字回答了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如果我讓我的應用程序變得加密而不是依賴信任,它會變得多慢?
但林也解釋了這個指標從開發者的角度來看爲什麼有用。他指出,大多數團隊已經知道正常情況下完成一個任務需要多長時間,因此乘以一個開銷因子可以立即估算加密成本,而無需將“每秒N次操作”對他們特定工作負載和硬件的含義進行翻譯。這使得這個比率成爲規劃和權衡分析的便捷捷徑。
他並沒有假裝這個想法是完美的。V神承認了關鍵的復雜性:執行和證明所需的操作可能是異構的,SIMD並行化、內存訪問模式以及其他硬件特定因素的差異意味着比例不會完全獨立於硬件。盡管如此,他稱這個開銷因子爲“盡管存在這些缺陷仍然是一個好數字”,認爲它仍然比當前的主要數據更具信息性和開發者友好。
效率,而非吞吐量
這一建議已經在加密媒體和研究圈引發了評論,一些人歡迎一個標準化的、以應用爲中心的指標,這可能幫助產品團隊更清晰地權衡隱私和性能,而另一些人則指出了在不同堆棧、加速器和證明模型上比較比率的實際困難。
對話落在一個時刻,此時 ZK 和 FHE 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推向現實世界的應用,這些地方延遲、開發者體驗和成本與理論吞吐量數字一樣重要。V神的要求是故意謙虛的:不是一個新的基準套件,而是一種不同的報告結果的方式,直接反映團隊關心的權衡。
如果研究人員和產品團隊開始採用效率比率框架,這可能會使工程師和決策者更容易判斷一種隱私保護方法是否適合某個特定應用,或者只是一個在生產中無法擴展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演示。對於一個在炒作和真正的技術進步之間掙扎的領域,這種清晰度可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