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硬件局限:Vitalik倡導以“效率比率”衡量ZK與FHE的真實性能​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近日針對零知識證明(ZK)和全同態加密(FHE)領域的性能評估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議,並回應了社區關於如何確保硬件獨立性的質疑。他主張採用更能反映加密技術本身效率損耗的指標,並提出使用公開可用硬件結合經濟與能耗成本的綜合指標進行評估。

1. 🚀 傳統性能指標的局限性
Vitalik指出,當前許多ZK和FHE開發者習慣使用“每秒可執行次數”(或類似的速度指標)來呈現性能。這種指標的局限性在於它嚴重依賴於運行它的特定硬件配置。在高性能服務器上測得的每秒操作數,與在普通個人計算機上測得的結果會有巨大差異,這使得不同技術方案之間難以進行公平、有意義的比較。這種硬件依賴性掩蓋了加密算法本身的效率,無法清晰回答“爲了獲得加密安全,我究竟犧牲了多少原始效率?”這個對開發者至關重要的核心問題。

2. 💡 新評估指標:“效率比率”
爲解決上述問題,Vitalik強烈建議採用“計算加密時間與原始計算時間的比率”作爲核心評估指標。這個比率可以直觀地理解爲“開銷因子”(overhead factor),它衡量的是進行加密計算所需的時間是進行相同原始(未加密)計算所需時間的多少倍。該比率的主要優勢在於其硬件獨立性。無論使用何種硬件,這個比率都能相對穩定地反映加密技術本身引入的性能損耗,使開發者能更專注於算法效率的優化和比較。Vitalik也承認,由於不同計算操作在硬件上的執行效率存在差異(操作異構性),該比率仍會受硬件影響,但他認爲它依然是遠比傳統指標更具信息量的衡量標準。

3. ⚙️ 確保評估的硬件獨立性與可行性
針對社區關於“如何確保硬件獨立性”以及“是否需要昂貴專用硬件”的質疑,Vitalik給出了明確且務實的回應。他提出,評估應基於“公開可用硬件”(publicly available hardware),而非昂貴或定制化的專用硬件,這保證了評估基準的普適性和可及性。更重要的是,他進一步提出了一個更全面的“合理首次通過指標”(reasonable first-pass metric):即計算加密後操作與原始操作在“每秒操作的資本支出(美元數)”和“每操作焦耳數(能耗)”上的幾何平均值。這個綜合指標將性能評估從單純的速度維度,擴展到了經濟成本(資本支出)和能源效率(能耗)維度,爲決策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效率權衡視角。

4. 🌐 新指標對行業發展的意義
Vitalik倡導的這一方法論轉變,對ZK和FHE技術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鼓勵開發者更關注加密技術本身的核心效率,推動算法層面的優化,而非僅僅依賴更強大的硬件來提升性能表現。統一的、更具可比性的評估標準將有助於促進不同項目之間的公平競爭和技術進步。最終,這將助力整個行業在從“信任依賴”模式轉向“加密安全”模式的過程中,能更科學地在安全性與效率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爲構建下一代安全、高效的區塊鏈及隱私計算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ETH2.1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加密航海家飞鱼vip
· 7小時前
又又叒插針了。 #ETH 剛剛插針了最低3810 最高3960 昨天發的這單以太 $ETH 在喫一次 完成目標3 !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