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要變天?美國銀行預警:联准会10月縮表風險飆升,流動性要被“掐脖子”?


大家好,我是雲澈,在幣圈混久了就知道,联准会的一舉一動都是“市場風向標”,而這次美國銀行拋出的預警,足以讓所有幣圈人坐不住——10月份联准会縮減資產負債表(也就是QT)的風險正在上升,這波操作很可能給本就敏感的加密市場潑一盆冷水。
#加密市场反弹
先給大家用大白話解釋下,縮表到底是啥?簡單說就是联准会在“收水”。2020年疫情期間,联准会瘋狂買國債、發貨幣,給市場注入天量流動性,加密貨幣也跟着這波“放水”行情一路暴漲。而縮表就是反過來,讓手裏的債券到期不續作,把之前放出去的錢慢慢收回來,直接導致市場上的可用資金變少,也就是咱們常說的“錢緊”。

美國銀行爲啥突然預警10月縮表風險?核心原因是市場已經出現了“缺水”信號。最近美國銀行體系的準備金連續八周下降,首次跌破3萬億美元大關,這可是今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更關鍵的是,短期融資市場波動加劇,回購利率和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都在攀升,連不少金融機構都開始緊急動用联准会的常備回購工具借錢,這些跡象都說明市場流動性已經緊張到臨界點。

更有意思的是,联准会內部也出現了分歧。主席鲍尔之前說“未來幾個月可能結束縮表”,暗示政策要松一松,但副主席鮑曼卻堅持要讓資產負債表盡可能縮小,理事沃勒還估算最低準備金水平大概在2.7萬億美元,現在2.98萬億美元的準備金已經很接近這個“紅線”。這種內部博弈讓10月的政策走向變得更不確定,而不確定性恰恰是幣圈的“天敵”。

對咱們幣圈人來說,縮表風險上升可不是小事。要知道,加密貨幣是典型的風險敏感資產,全靠充足的流動性撐着行情。2022年联准会剛開始縮表時,加密市場就經歷了一輪暴跌,市值蒸發數千億美元。現在如果10月縮表風險落地,市場上的熱錢會減少,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會下降,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很可能迎來波動率飆升,甚至出現回調。

不過也不用過度恐慌,目前華爾街對縮表的預期並不統一。有的機構認爲联准会會在10月底會議上直接終止QT,有的則覺得會延遲一兩個月執行。而且鲍尔也提到,金融體系仍有充足流動性,不會讓市場波動失控。但無論如何,“錢緊”的大趨勢已經很明顯,幣圈的“躺贏”行情肯定要告一段落了。

作爲資深幣圈人,雲澈提醒大家,現在一定要降低預期,控制好倉位。與其糾結縮表會不會來,不如多關注鏈上資金流向和主流幣種的支撐位。畢竟联准会的政策調整從來都是“雷聲大、雨點也不小”,只有提前做好風控,才能在這場流動性變局中穩得住陣腳。後續10月底的FOMC會議就是關鍵節點,咱們持續盯緊,有消息第一時間跟大家同步。#ETH反弹在即? $BTC
BTC1.9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