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vis 創始人 Michael:ZK 已死?ZK 能救以太坊?

編輯 | 吳說區塊鏈

本次訪談由 Brevis 創始人 Michael 與 Colin 討論了 Brevis 項目的發展、ZK 技術在區塊鏈中的應用及其未來潛力。Michael 詳細闡述了區塊鏈技術的現狀,特別是可驗證計算的作用,並介紹了 Brevis 如何通過零知識證明(ZKProof)優化去中心化金融(DeFi)與智能合約的性能,提升用戶體驗。訪談還探討了 ZK 技術面臨的挑戰及其在未來的廣泛應用,包括智能 DeFi、激勵機制分發、以及永續合約交易所等創新場景。同時,Michael 分享了 Brevis 在行業中的落地應用案例,並展望了 ZK 技術的第二波發展高潮。

音頻轉錄由 GPT 完成,可能存在錯誤。請在小宇宙、YT 等收聽完整的播客,作者觀點不代表吳說觀點,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

小宇宙:

YouTube:

Brevis 項目及創始人介紹:探索 ZK 技術推動區塊鏈計算能力發展

Colin: 歡迎來到我們這一期的播客。今天我們邀請了 Brevis 的 Michael 來和大家分享這個項目。Brevis 是一個現在比較知名的 ZK 賽道的項目,也獲得了以太坊基金會的大力支持。首先,不如請 Michael 介紹一下自己和這個項目的起源,向普通人簡單地介紹一下 Brevis。

Michael: 大家好,我是 Michael,Brevis 的創始人。我自己的背景比較偏向研究和學術,學的是計算機科學,研究方向主要是分布式系統和網路方面的東西。我本科和博士都是學計算機科學,過去七年,我一直在從事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的研究和創業。我之前創辦了 Celer Network,如果大家用過 DeFi 的話,應該都用過我們的 Celer cBridge,這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多鏈交互協議。我接觸區塊鏈技術的時間大概是從 2015 年左右,在以太坊的生態系統裏做了很多相關的研究工作。其實 Celer 最初也是得到以太坊基金會的資助才開始的。

談到隱私問題,尤其是對我個人來說,我們一直的初心就是希望推動區塊鏈技術的大規模落地,因爲我們認爲這個技術指向了一個非常好的未來方向,即未來的社會不再依賴強信任,而是通過代碼和計算來建立安全的互信體系。這個是我們非常希望看到的未來,所以我們在過去很長時間裏都在爲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

從去年開始,我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區塊鏈雖然已經逐漸能夠承載全球信任和新一代金融體系,但我們仍然發現,它在計算能力方面非常受限,無法滿足某些復雜計算需求。盡管過去幾年出現了很多 Layer 解決方案,也有很多不同的 Layer 1 區塊鏈,但計算能力的瓶頸依舊存在。

很多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畢竟這麼多年來,區塊鏈已經發展出各種各樣的二層網路和 Rollup,似乎區塊鏈應該能夠處理所有的計算任務。但遺憾的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舉個例子,大家可能都用過中心化交易所。在這些交易所中,如果你這個月交易量大,下個月就能享受手續費減免,幾乎所有的中心化交易所都有這個功能。

但是,如果我們看去中心化交易所,比如 Uniswap 或 QuickSwap 等主流 DEX,它們卻沒有這個功能。最近 PancakeSwap 才剛剛推出了類似的功能。爲什麼去中心化交易所不能有這種功能呢?其實很簡單,因爲在智能合約中,並沒有辦法直接計算某個用戶在過去一段時間的交易量。若要將這些計算放到鏈上,即便是在最便宜的 Layer 上,計算這些交易量的手續費也可能高達 4000 美元。因此,即使區塊鏈被稱爲“世界計算機”,它仍然是一個非常慢、非常昂貴、且計算能力有限的系統。

Brevis 的目標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希望在區塊鏈中,遇到需要復雜計算的場景時,可以將這些計算從鏈上轉移到鏈下環境進行處理。

當然,問題來了,如果把計算放到鏈下,如何保證安全和可靠呢?這時,我們引入了一個關鍵概念:可驗證計算。在可驗證計算的模式下,不僅進行計算,還會生成一個零知識簡潔證明(ZKProof)。這個證明是基於數學的簡潔形式,能夠將計算結果的正確性證明返回到區塊鏈上,而區塊鏈只需要驗證這個證明,而不需要重新進行復雜的計算。

零知識證明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就是無論計算任務有多復雜,計算的成本和時間一旦生成證明之後,驗證該證明所需要的計算量極低,並且是一個恆定的值。這正是 Brevis 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

Brevis 本身並非只是一個概念性項目,我們已經在實際落地方面做得非常好。目前,我們的合作夥伴包括 PancakeSwap、Uniswap、Euler、OpenEden、Linea、BNB Chain 等頭部區塊鏈和協議,它們都在使用 Brevis 的技術,構建一些以前無法通過智能合約計算實現的新功能。通過 Brevis 的鏈下計算和可驗證計算,我們能夠實現這些功能。

簡單來說,我們希望通過 Brevis 來推動區塊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讓它能夠解決更多復雜的計算需求,同時也能爲用戶帶來更加高效、安全的區塊鏈體驗。

Brevis 與 PancakeSwap、Uniswap 等平台的合作案例

Colin: 最近 Brevis 和 PancakeSwap 合作,給他們用戶提供基於交易量的折扣,包括最近比較大的一個案例是給 Linea 分發代幣獎勵。能否詳細介紹一下這些重要的合作案例?

Michael: 好的。剛才我提到,Brevis 的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我們和其他市場上的 ZK 項目相比,我們的落地做得非常扎實。其實我們在落地方面有幾個比較大的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所謂的智能 DeFi。智能 DeFi 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在 Brevis 之前,DeFi 應用其實是非常簡單且笨拙的用戶體驗。無論你是 DeFi 應用中的大戶,還是經驗豐富的用戶,或者市場情況發生了什麼變化,DeFi 應用提供給每個用戶的體驗始終是一樣的。這種模式其實是非常差的。

我們想想 Web2 的模式,在 Web2 裏面,我們經常談到精細化運營。精細化運營應該根據用戶的不同生命週期、不同的個人資料,提供不同的服務和體驗,從而最大化用戶的價值和平台的收入。但在 Web3 中,這些功能是完全沒有的。沒有辦法在智能合約中做這樣的計算,而 Brevis 讓這些原本簡單的 DeFi 應用變得更加智能。

例如,在 PancakeSwap 中,我們就提供了一個新的功能,讓用戶生成一個零知識證明,證明自己在過去一個月內是交易所的大戶。然後通過這個零知識證明,將其提交到 PancakeSwap 的插件系統中。這個零知識證明在合約上進行驗證後,就能給用戶授予一個無需信任的 VIP 身分。擁有 VIP 身分後,用戶可以享受更低的交易手續費,這個功能非常有效。

我們對比了有 Brevis 技術支持的池子和沒有的池子,發現 LP 的手續費差異高達 70%。即使是相同的池子和流動性,因有更多用戶能夠留在帶有交易手續費減免的池子中,更多的做市商也願意參與這些池子,從而提升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收益和用戶體驗。更多的用戶會在這些更有效的池子中進行交易。除此之外,我們還和一些 Lending Protocol 合作。當我們看這些借貸協議時,會發現它們的借貸費率通常是一個固定值,根據供需關係來計算。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借貸協議的需求出現快速增長或急劇下降。比如發生了某個鏈上事件後,借貸協議池中的資金可能會迅速被借走,而過一段時間又會迅速歸還。那麼如何最大化這種需求呢?我們可以通過對市場趨勢的判斷,分析歷史數據,利用 ZK 證明來確定需求流出速度的增加。基於這一分析,我們就可以動態調整借貸費率。這使得借貸平台能夠更智能地調節協議的收益比例。這個也是一個經典的應用案例,類似的應用在 Uniswap 中也同樣有效。

另外一種應用場景是激勵分發,特別是針對區塊鏈、穩定幣以及 RWA 資產等。例如,當你新建立了一個區塊鏈系統,或者新推出了一個穩定幣,你需要吸引市場,擴大使用羣體。

如何激活市場?最初的解決方案通常是通過中心化系統不斷發放獎勵給用戶。用戶根據獎勵去做一些操作,比如提供流動性、生成交易、提供借貸服務等。然而,這種中心化的激勵機制存在很多風險。首先,安全性問題。中心化的錢包如果被攻擊,獎勵分發系統就會受到影響,過去也有類似的黑客事件發生。其次是合規性問題,特別是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中心化系統的代幣獎勵發放可能會面臨很大的法律風險。最後是透明性問題,用戶無法確認另一個用戶是否應該獲得獎勵,從而引發系統公平性和透明性方面的質疑。

使用 Brevis 和 ZK 的解決方案能夠解決這些問題。通過 Brevis,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安全、透明且合規的代幣分發和生態激勵機制。從用戶角度看,獎勵不再由中心化節點發放,而是用戶通過自己的鏈上行爲生成零知識證明,直接向區塊鏈智能合約證明自己爲生態系統做出了貢獻,並根據這些證明獲得相應的獎勵。這是一個透明且可信的過程,每個用戶都可以看到這些零知識證明的驗證結果。

這樣的系統不僅安全可靠,而且避免了中心化獎勵分發帶來的問題,整個系統變得更加合規和透明。每個用戶在看到其他用戶獲得獎勵時,都能確信該獎勵是公平且符合規定的。

另外,Brevis 不僅能改進現有系統,還能幫助開發出全新的應用場景。例如,最近火爆的永續合約交易所就面臨一個大問題:每個交易者的頭寸和槓杆比例是公開的,交易者的隱私性得不到保障。這不僅導致了很多業內人士的定向攻擊,也暴露了隱私泄露的風險。

我們與一些主要的項目合作,解決這一問題,提供去中心化的永續合約交易所體驗,同時保證用戶訂單簿的隱私性。通過 ZK 技術,我們能夠確保每一筆交易和每一筆訂單匹配都得到安全驗證,同時保證用戶交易額度的隱私。這樣,用戶能夠享受類似中心化交易所的體驗,但同時保護隱私。

此外,ZK 還可以在 AI 和數據領域發揮作用。例如,最近在 Kaito 上,很多行業領袖或 influencer 想要分享自己的項目或觀點,期望獲得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觀點的價值更多來自於輸出者本身的信譽。通過 ZK Proof,我們可以幫助這些用戶證明他們確實擁有某個錢包,並且錢包內確實有一定的資產,或者進行了某些理財操作,這能讓社交平台的內容更具可信度。

我們最近與 Kaito 合作,推出了基於 ZK Proof 的 Yapper 身分識別功能,這不僅用於我們的 leaderboard,也將應用於未來的各種項目,幫助實現隱私保護的身分識別。這些功能的推出使得可驗證計算變得更加普及,未來如果可驗證計算足夠便宜,世界上的每一種計算資源都應該具備可驗證性。

目前,雖然我們的可驗證計算還沒有達到最理想的狀態,但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多實際進展。到現在爲止,我們已經積累了接近 20 萬個獨立地址,所有這些地址都是在與合作夥伴的實際應用中產生的,沒有任何營銷活動。此外,我們已經爲這些合作夥伴生成了超過 1.4 億個 ZK Proof。

在代幣獎勵分發的應用場景中,我們已經發放了超過 300 萬美元的獎勵,這些都是 Brevis 技術實際落地的證明,體現了我們在這個領域的能力和發展趨勢。

Brevis Proving Ground 活動與社區教育

Colin: 接下來要不請 Michael 老師介紹一下你們正在開展的 Brevis Proving Ground 活動,以及你們 15 號推出的Pico Prism這個消費級硬件實現 L1 實時證明的技術。

Michael: 我們 13 號推出的活動叫做 Brevis Proving Ground,也就是證明試驗場。這個活動的核心目標是讓終端用戶對我們項目的理解更充分。

在區塊鏈項目中,很多時候需要讓終端用戶對項目有充分的認知,但目前行業中普遍的問題是,大家往往只是讓用戶點擊一些按鈕,最終用戶並不清楚這個項目到底在做什麼。所以我們推出 Brevis Proving Ground,它不僅是一個用戶教育和社區教育的項目。這個項目與其他的類似項目不同,除了通過社交媒體等渠道讓用戶了解 Brevis 和它的功能外,Brevis Proving Ground 的重點是激勵 Brevis 的用戶和社區真正使用已經在 Brevis 上實現應用的項目,比如 PancakeSwap、Uniswap、Euler、OpenEden、MetaMask、Linea 等,這些平台都在使用 Brevis 的技術,幫助用戶親身體驗 Brevis 的優勢。

這是我們想做的一個重要區分點,也是我們與其他項目的顯著不同之處。我們非常歡迎大家參與 Proving Ground 的活動。

關於 15 號上線的 Pico Prism,這是我們最新推出的 zkVM。其實我之前沒有提到的一個問題是,Brevis 的技術背後有兩個關鍵組成部分:一個是 zkVM,它是一個泛化的計算引擎。任何程序只要想生成 ZK Proof,只需將程序交給 zkVM,它就能完成計算。

但我們知道,雖然 zkVM 的性能很強,但它的計算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因爲它的能力非常廣泛。所以我們在 zkVM 架構中加入了一個模塊化架構,能加上所謂的協處理器。這個協處理器,或叫 ZK Coprocessor,能進一步提升處理效率,特別是對那些常見的用例,比如 PancakeSwap 和智能 DeFi 的應用場景,這能夠大幅加速計算並降低成本。因此,我們成爲了唯一一個能夠大規模吸引用戶的項目。

回到 zkVM,目前以太坊的擴容面臨一個重要的瓶頸。以太坊的共識機制要求每個驗證節點同時計算每一筆交易或智能合約執行,這就帶來了重復計算的問題。隨着節點增多,計算成本也隨之增高。我們希望通過新的模式,只需要一個節點進行計算,其他節點只需驗證 ZK Proof。這樣,即使計算任務很大,計算的成本和時間也會大大減少。這種新的範式能夠幫助以太坊實現更高的擴容能力。

未來,Pico Prism 可以實現大規模的擴容,目標是讓以太坊的擴容能力達到原來的 10 倍,甚至 100 倍,保持去中心化的核心要求。我們目前看到 Pico Prism 的並行架構非常有效,只要足夠的計算資源投入,系統就能不斷擴展。

Pico Prism 能夠快速生成以太坊的執行證明,顯著提高以太坊的擴容能力。以太坊的 Layer 網路也將受益於這個技術,Pico Prism 將爲 Layer 提供更低成本的跨鏈交互能力。

不僅僅是對以太坊,其他區塊鏈平台也能使用這一技術。與現有解決方案相比,Pico Prism 在速度上比最接近的解決方案快 70%,並且成本只有現有解決方案的一半。我們已經達到了以太坊基金會 所要求的實時證明基準,是全球首個達到這個標準的項目。

通過這些技術突破,Brevis 不僅推動了以太坊的擴容,還爲區塊鏈生態系統提供了更高效、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ZK 技術的演變與未來:從 Rollup 到通用應用的突破

Colin: 最後再請 Michael 聊一下您提到過與以太坊基金會和 Vitalik 之間的交流,尤其是在創業過程中與他們的互動,是否得到過一些幫助?此外,您怎麼看現在以太坊的整體運轉?雖然之前可能受到一些非議,但最近因爲 DAT(Digital Asset Treasury,數字資產財庫)的興起,似乎又變得比較火爆。另一個問題是,ZK 技術一直是 Vitalik 推崇的領域,但最近 ZK 項目似乎仍然需要一些技術沉澱,短期內可能出現低潮,您怎麼看現在 ZK 賽道的狀態?

Michael: OK,我可以先說一下,ZK 賽道現在的狀態。我覺得,ZK 現在的第一波應用主要是來自於 ZK Rollup,也就是通過 ZK 技術做的二層網路。

那麼我們爲什麼沒有做基於 ZK 的二層網路呢?其實是因爲我們覺得單純使用 ZK 來做一個特化的 zk EVM,做一個二層網路,與 Optimistic Rollup 相比,並沒有顯著的優勢。這也是爲什麼我們看到,實際上 ZK 在第一波 ZK Rollup 落地後,並沒有像預期那樣火爆。尤其是與 Optimistic Rollup 相比, ZK Rollup 在應用推廣和用戶接受度上並沒有帶來更多的 adoption。因此我們覺得這其實是很正常的,因爲在 Rollup 場景下,ZK 更像是一個維生素,並不是一個止痛藥。

不過,ZK 技術本身是非常有價值的,它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計算範式轉移。以前,當我們想驗證某個計算時,每個人都要重新計算一遍,但通過 ZK,我們可以生成一個證明,將計算和驗證完全分離開來。這是一個從計算模式上來說,巨大的突破和創新。

我們認爲,ZK 的第二波應用即將到來,這一波將通過新的 zkVM 帶來完全不同的應用場景和突破。像 PancakeSwap、Linea 以及我們即將推出的基於 ZK 的永續交易所,這些應用場景對 ZK 來說就不是維生素,而是止痛藥。沒有 ZK 技術做這些事情,目前的約束下沒有其他實現方式可以做到。因此,我們認爲這是 ZK 的第二波春天。

我們看到的其實是,無論在技術潮流上,還是在區塊鏈的應用中,都有第一波和第二波的變化。最初,區塊鏈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轉帳上,許多區塊鏈項目都致力於作爲貨幣使用,比如比特幣、萊特幣等。經過一段低潮後,區塊鏈應用迎來了第二波 — — 去中心化共識。無論是通過 Proof of Work 還是 Proof of Stake,我們看到的第二波高潮是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更廣泛、更通用的場景上,這也是以太坊興起的原因。

對於 ZK 來說,第一波往往解決的是非常具體、特定的問題,經過長時間的優化和迭代,最終只能解決單一場景的單一問題。但 ZK 2.0 能夠做的事情是,用一個通用的 ZK 技術解決多種不同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應用場景之間的聯繫並不緊密,比如永續交易所、DeFi、代幣獎勵分發、InfoFi、AI 等。這些場景的廣泛應用表明,ZK 技術的通用性將帶來新的用例,點燃下一波 ZK 落地的潮流。雖然我們現在只是看到了初步的跡象,但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大型的 DeFi 協議開始採用 ZK 技術,推動這一波新的應用落地。

關於以太坊基金會和比特幣的情況,以太坊基金會在以太坊生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盡管基金會和生態中有一些問題,但我們仍然認爲以太坊的創新核心依然存在。以太坊勇於對 VM 結構進行根本性的升級,展現了它對創新的包容性和承載能力。

從應用的角度來看,最近我也和 Ethereum Foundation 的很多朋友有了更多的交流。以前他們對很多企業級應用關注較少,或者交流得不多,但最近的情況有所變化。DAT 就是其中的一個現象,DAT 的 adoption 以及許多其他支付相關的應用在新興市場的採用,也爲我們展示了 Ethereum 如何在這些市場中發揮作用,甚至在政府層面、國家層面的一些應用也開始出現。這一領域的發展速度非常快,這是我們非常激動的一點。

因爲在整個 DeFi Summer(2021 到 2022 年)期間,我們在短短兩年內,走完了過去傳統金融 200 年的發展歷程。我們真正建立了一套完整的 DeFi 架構,或者說金融市場架構。然而,這套金融市場架構最終必須與真實世界結合。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確實遇到了很多挑戰。我認爲,從 2020 年到 2024 年,整個行業處於一個推動創新的關鍵時期。

最近,過去一年的發展中,這些壁壘逐漸被打破。我們認爲這個過程將成爲未來創新的關鍵所在。Ethereum Foundation 最近也在這方面加大了努力,推出了許多新的 initiatives。這些新舉措有助於推動行業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我們也看到了很多積極的變化,這對整個行業而言非常重要。

Colin: Michael的分享非常詳細,給大家描繪了 ZK 技術的發展脈絡。雖然之前的 ZK 二層網路經歷了短暫的低潮,但隨着越來越多的 ZK 技術被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尤其是 Ethereum Foundation 在改組後對 ZK 的重視,我們看到未來它將會更加注重技術落地,而不再過度關注技術的復雜性。這些進展都爲 ZK 賽道的未來帶來了積極的信號。最後,也希望 Michael 和他的項目能夠在 ZK 賽道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我們今天的播客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Michael: 好的,謝謝 Colin。

ZK-8.99%
ETH-3.8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