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可以在家用電腦提取的加密貨幣💥

雖然用個人電腦挖掘比特幣已經不再可行,但如果我願意多花一點力氣,仍然有其他加密貨幣可以在家中挖掘。

當直接投資的波動性讓我覺得過高,但我仍然想從這個新經濟中獲益時,建立一個小型家庭礦場可能是我最好的選擇。不過,我必須警告大家要小心任何"雲挖礦"的提議——我調查過的所有雲挖礦都是簡單的騙局,無論它們的所謂回報有多高。

該挖掘哪種加密貨幣?

最簡單的挖礦方式是無需構建一個巨大的設備。雖然最初我們可以使用筆記本電腦和普通電腦挖掘比特幣,但難度的增加和專用ASIC硬件的出現使得在家中盈利挖礦幾乎變得不可能。然而,其他加密貨幣仍然適合家庭挖礦。

狗狗幣 (DOGE)

市值: 21.8B | 日交易量: 2.5B+

雖然最初是作爲一種網路迷因,但狗狗幣因埃隆·馬斯克而獲得了人氣,並擁有相當可觀的用戶基礎。與比特幣不同,DOGE 旨在每年增加新的幣,這激勵了它的挖礦。

爲了提取它,我需要一個錢包來保存我的收益和軟件,比如CPU礦工。CPU挖礦速度較慢,但我可以通過使用AMD或Nvidia顯卡來加速這個過程。加入像MultiPool這樣的礦池也是推薦的,以利用更大的處理能力。

以太經典 (ETC)

市值:4.35B | 日交易量:300M

這個項目的出現是爲了在DAO的爭議性救助後保持以太坊原始區塊鏈的活力。自從以太坊在2022年轉向權益證明後,ETC則受益於能夠使用以前用於ETH的資源。

我可以用ASIC礦機和普通臺式電腦來挖礦。

門羅幣 (XMR)

市值: 25億 | 日交易量: 4000萬-1億

這款匿名數字幣是專門設計來抵御ASICs的開發,因此非常適合家庭挖礦。

爲了開始,我必須下載一個錢包(,推薦官方GUI客戶端)和支持Monero的軟件,例如MultiMiner。

ZCash (ZEC)

市值: 470M | 日交易量: 40M-80M

ZCash於2016年推出,使用Equihash算法,旨在抵抗ASIC,使得使用GPU的家庭礦工能夠參與挖礦。

我需要下載完整的區塊鏈,配置我的錢包和我的顯卡驅動程序。

Ravencoin (RVN)

市值: 350M | 日交易量: 50M

這次比特幣的分叉經過優化,旨在在持有者之間轉移資產。其KAWPOW算法旨在抵抗ASIC,並可以使用普通消費級GPU進行挖礦。

比特幣黃金 (BTG)

市值: 785M | 日交易量: 40M

2017年作爲比特幣的分叉推出,盡管自2021年起其開發似乎停滯不前,但仍然擁有可觀的市值和良好的交易量。

Horizen (ZEN)

市值: 202M | 日交易量: 10M-12M

2017年推出,基於工作量證明和Equihash的加密幣,支持GPU挖礦。通常跟隨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價格趨勢。

Bytecoin (BCN)

市值: 6.8M | 日交易量: 5k-10k

這款匿名加密幣便於單人挖礦。我需要下載錢包,創建一個帳戶並執行啓動命令。單獨挖礦速度較慢,但我可以加入像 bytecoin-pool.org 這樣的礦池來增加收益。

Beam (BEAM)

市值:17M | 日交易量:100k-150k

實現MimbleWimble並使用支持GPU挖礦的Hashii算法。

Vertcoin (VTC)

市值: 3.6M | 日成交量: 15k+

於2014年推出,旨在保持去中心化和金融主權。由於其一鍵式軟件,挖礦過程極其簡單。

Grin (GRIN)

市值: 6.3M | 日交易量: 20k-50k

專注於隱私和可擴展性,每六個月進行一次硬分叉,以最小化可能的ASIC影響。

我可以賺多少錢?

雖然使用 CPU 挖礦是可能的,但這個過程很慢,電費可能超過收益。使用 GPU 挖礦更爲現實,像 NVIDIA GeForce RTX 3090 或 3080 這樣的顯卡價格在$600 和$2000 之間,具體取決於哈希率。

收益依賴於加密貨幣的價格和電力成本。在美國,平均電價爲每千瓦時16.11美分,從愛達荷州的7.99美分到夏威夷的43.18美分不等。

一個配備8個AMD RX580的系統每天可以生成$20 ,在扣除電費後,而8個AMD 5700 XT在相同的耗電下生成的數量多30%。在熊市期間,13臺機器每月生成約$500 ,但在牛市期間,最多可產生每月$17,000。

BTC-1.29%
DOGE-3.16%
ETC-2.51%
ETH-2.7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