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韌性來自哪裡。 看看這些法幣。 作者:Kraken; 編譯:金色財經0xjs



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 匿名發佈白皮書,去中心化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

比特幣白皮書是對2008年金融危機中暴露出來的系統性弱點的直接回應。 憑藉其固定供應和去中心化的性質,它提出了全球性的政府發行貨幣體系的根本替代方案。



一百萬德拉克馬,希臘,1944 年

問題:貨幣的政治化

政府發行的貨幣的價值來源於其持有者對發行和管理貨幣的機構(如中央銀行)的信任。 

這些機構受益於良好的治理聲譽。 但公民對其的信任程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當信任是貨幣的主要價值決定因素時,任何挑戰這種信任的事情往往都會對該貨幣的價值產生負面影響。 



五億第納爾,克羅埃西亞,1993

近年來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是土耳其里拉,它兌換其他全球貨幣的匯率已經崩潰。 很大程度上由於持續的通貨膨脹和將利率保持在接近零(鼓勵激進的借貸和支出)將導致物價下降的荒謬政策理念,對土耳其政府財政管理能力缺乏信心只會加速里拉的貶值。 

2100萬Vs無限

由於政府可以隨意印鈔,基於信任的貨幣體系的風險成倍增加。 不再有任何政府或央行發行資產支持貨幣。 這使得官員們很容易印鈔以試圖緩解任何形式的國家危機。



10 quintillion(百萬的三次方) pengő,匈牙利,1946 年

但問題是,無限制的印鈔會導致越來越多的貨幣追逐有限的商品。 這總是導致人們不得不為同樣的商品支付更高的價格。



1000 萬扎伊爾,薩伊,1992年

更多

貨幣失敗遠非新現象。 歷史上充斥著政府發行的貨幣,這些貨幣一直印刷到完全失去價值。 幾個世紀以來,在世界各地,在戰爭、金融壓力或社會動蕩時期,印鈔一直是政府事實上的解決方案。 隨著一國貨幣的價值被更多的貨幣進入市場而不斷稀釋,人們對它的信任就會進一步受到削弱。 



500 億第納爾,南斯拉夫,1993 年

二十世紀初,德國的黃金支持貨幣——馬克——是世界上最堅挺的貨幣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政府放棄了金本位制,並引入了一種新的貨幣——紙馬克, 為其戰爭提供資金。 紙馬克 很快就失去了價值,1918 年德國戰敗后,這一過程加速了。 

德國官員採取了政府一貫作為最後手段的做法:印更多的錢,更快地印。 這導致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事件之一。 到 1923年,戰前的1馬克等於後來的1萬億馬克。



二萬億馬克,德國,1923年

這強調了一個重要的事實:信任是貨幣體系的不穩固的基礎。 信任可以持續很長時間,但當沒有其他東西支援時,政府貨幣在系統上很脆弱。 雖然大量印製更多貨幣通常可以阻止迫在眉睫的危機演變成近期的災難性崩潰,但它也提醒一個國家的公民,他們的政府正在憑空創造貨幣。



100萬比索,阿根廷,1992年

但你有一個新選擇:比特幣

比特幣是專門為解決這些風險而設計的。 比特幣是一個建立在固定供應和透明、不可篡改帳本基礎上的系統,其結構經過精心設計,因此其持有者最終不會因為政治原因而被印刷成因通貨膨脹而被遺忘的貨幣。

根據演算法,比特幣的供應量上限為2100萬枚。 這種內在的稀缺性保留了其購買力。 這與黃金數千年來保持價值的原因相同:它的供應相對固定,其主要價值決定因素是需求。 它是數十億年前宇宙核爆炸產生的,人類不能印製更多。



100萬因蒂,秘魯,1990年

比特幣沒有中央權威。 它不受政府機構、個人領導人和金融機構的突發奇想的影響。 管理比特幣的規則是公開的,平等地適用於每個人,無論他們住在哪裡、長什麼樣或認識誰。 每個人都得到同樣的待遇:可靠的錢。 

我們都在見證金融的未來

比特幣是運行穩定性的燈塔,是數位時代的貨幣體系,是根據幾個世紀的失敗經驗教訓而定製的。 自創世區塊以來,比特幣提供了一種可靠的、去仲介化和去中心化的交換和價值存儲手段。 



200萬茲羅提,波蘭,1992年

自動為人民服務:比特幣可以

過去 15 年裡,比特幣已被宣告死亡 474 次。 然而,它仍在繼續工作,不帶感情地執行代碼,而有些人則對它進行惡毒攻擊和憤怒的抱怨。 日復一日,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公民意識到,無論有多少懷疑或謾駡,都無法改變比特幣正常運轉的簡單事實。



一百萬億辛巴威元,辛巴威,2008年

因此,在我們慶祝比特幣白皮書發佈15周年之際,我們預示著貨幣主權的新時代即將到來,個人可以掌控自己的財富。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