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CoinGecko 数据,2025 年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10 日期间,加密市场在宏观流动性紧缩与 DeFi 信任危机双重冲击下震荡加剧,但主流资产已显现阶段性修复迹象。行情方面,BTC 在经历连续下跌后于 11 月 8 日止跌回升,价格反弹至 105,800 美元上方,短线呈现“温和修复、低位震荡”格局;ETH 同步反弹回升至 3,630 美元上方,成交量温和放大,资金进场动能增强,显示市场情绪边际回暖。【1】
生态与消息面方面,SOL 财库公司 Forward Industries 宣布最高 10 亿美元回购计划,向市场释放管理层对长期基本面的信心;同时,Gate 推出去中心化 Web3 Launchpad,为用户与项目方提供安全透明的链上发行环境,标志 CEX 正加速向链上化生态转型。宏观层面上,政府停摆时间超预期,资金利率走高引发市场流动性忧虑,而比特币多头资金费率骤降六成,显示杠杆需求回落但为后续上涨留出空间。
DeFi 板块则遭遇重挫,Balancer 被黑与 Stream Finance 暴雷导致资金外流逾 10 亿美元,为自 2022 年 Terra 崩盘以来最严重的稳定币危机。事件引发多协议连锁清算,暴露收益型稳定币在透明度与资产管理方面的系统性风险,也预示 DeFi 或将回归稳健与合规的方向。与此同时,Google Finance 宣布将集成 Kalshi 与 Polymarket 的预测市场数据,FTSE Russell 与 Chainlink 达成合作,将全球指数引入链上,传统金融与 Web3 的融合步伐显著加快。
链上层面,WorldChain 表现突出,活跃地址突破 100 万、DAU 稳定在 6 万以上,录得 5,630 万美元净流入,成为多链轮动中资金回流的焦点。整体来看,市场虽受流动性与信任冲击短期承压,但主流资产修复、机构与传统金融加速入场的趋势并未改变。风险与机遇并存之际,资金正自高杠杆投机向高确定性生态转移,“合规金融 + 链上基建”成为中长期主线,BTCFi 与预测市场继续引领新一轮结构性行情。
本文对市值前 500 名的代币进行分组统计,观察其在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10 日期间的平均涨幅。
整体而言,市场波动明显加剧,不同市值区间间表现分化显著,结构上呈现「中段温和上行、头尾波动加剧」的格局。其中,市值 100–200 名代币录得约 1.46% 的正增长,显示部分中型资产在调整市中仍具修复动能;而市值 400 名区间亦微涨 +0.79%,表现相对稳健。相较之下,市值 300 名代币跌幅最深,达 4.01%,头部资产(前 100 名)则下跌 1.57%,显示资金并未显著回流至龙头板块。
整体市场仍处于震荡修复阶段,资金情绪虽有回暖迹象,但未形成持续趋势。总体而言,市值结构显示中段资产具备一定的抗跌性与资金承接力,而头尾部板块仍受流动性变化与避险情绪主导,反映市场在回调后的修复周期中,资金配置趋于谨慎与分散。
备注:市值分布以 CoinGecko 数据为基础,将市值排名前 500 的代币按每 100 个进行分组(如排名 1–100、101–200 等),统计各组内代币在 2025 年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10 日期间的价格涨跌幅,并计算每组的平均值,作为该市值区间的平均涨幅指标。整体平均跌幅(1.91%)为市值前 500 名代币个体涨幅的平均值,未加权。
图一:整体平均跌幅为 -1.91%,其中市值排名 101–200 的代币表现相对抗跌,涨幅约 1.46%
过去两周(10 月 28 日至 11 月 10 日),加密市场波动显著,资金在不同叙事板块间持续轮动,带动个别代币出现剧烈涨跌分化。
ORE 以 514.62% 的涨幅领跑全市场,成为本期最强势代币。该项目隶属 Solana PoW 生态的 Ore Supply,通过通缩型挖矿机制实现可持续产出,被视为 Solana 网络中的潜在价值储藏资产(SoV)。随着挖矿收益创下新高与通缩模型热议升温,ORE 吸引大量矿工与资金涌入,带动价格连续创新高。
AIA(+238.02%)与 SOON(+187.79%)分别位列第二与第三,延续了 AI 与新兴应用类代币的强劲资金流入趋势;其中 AIA 以“AI + Agent 协同”概念受到市场追捧,而 SOON 则凭借强社区效应及早期空投预期引发交易热潮。其他如 DCR(+141.77%)、ICP(+121.84%)、ZEC(+93.91%)等中高市值项目亦出现同步拉升,显示资金对具长期叙事支撑的老牌 PoW 与隐私项目再度关注。
相对之下,COAI 跌幅最深,录得 -73.76%,显示前期过热的 AI 概念短线资金退潮;RECALL(-53.86%)与 AIC(-50.70%)同样位列跌幅前三,反映出 AI 概念代币在连续上涨后的获利回吐压力。H(-44.64%)与 APEPE(-41.30%)则属于 Meme 与链游板块,资金回流主流资产后波动显著加大。整体来看,本期下跌代币集中于短线题材与高波动资产,显示市场避险与调仓意愿上升。
整体而言,市场风格继续呈现“隐私与 AI 概念双线演绎、短线题材剧烈出清”的特征。资金在经历前期集中炒作后,逐步向具技术落地与叙事支撑的项目集中,隐私与数据类资产重新成为机构与散户共同关注焦点。未来,随着监管框架及合规讨论推进,隐私计算与 AI 协同应用有望成为市场中长期主线。
图二:ORE 以 514.62% 的涨幅领跑全市场,随着挖矿收益创下新高与通缩模型热议升温,ORE 吸引大量矿工与资金涌入,带动价格连续创新高
为观察本轮行情中代币表现的结构特征,本文绘制了市值前 500 名代币的散点分布图。横轴为市值排名(越靠左市值越大),纵轴为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10 日期间的价格涨跌幅。图中每个圆点代表一个代币,其中绿色代表上涨、红色代表下跌。
从整体分布来看,下跌代币数量仍明显多于上涨代币,市场整体处于震荡修复阶段。大多数代币跌幅集中在 -10% 至 -20% 区间,而涨幅超过 50% 的项目相对稀少,主要集中于市值排名中后段,显示市场资金偏好波动性更高、具强叙事属性的中小市值资产。
在涨幅显著的代币中,ORE(+514.62%)与 AIA(+238.02%)涨势最为突出,分别受益于 PoW 通缩机制热度提升与 AI+Agent 概念升温;SOON(+187.79%)与 DCR(+141.77%)亦表现强劲,反映出市场在盘整阶段仍存结构性机会。相对而言,跌幅榜集中于前期过热或题材退潮的项目,如 COAI(-73.76%)、AIC(-50.70%)与 RECALL(-53.86%),多数在短线资金退潮后出现较深调整。
总体而言,当前市场仍以结构性轮动为主,主流资产波动有限,而中小市值代币在情绪与资金双向驱动下波动剧烈。资金偏好具备叙事亮点、弹性高的资产,但同时市场风险也显著上升,反映投资者整体情绪谨慎且偏短线操作。
图三:市值前 500 名代币中,下跌代币占多数,涨幅突出的个别项目集中在中后段市值区间,显示资金倾向高弹性与叙事导向型资产
在本轮震荡行情中,市值前 100 名代币整体呈现结构性分化,主流资产波动有限,但部分具长期叙事或避险属性的项目表现突出。
涨幅榜方面,ICP(+121.84%)领涨,受益于生态扩展与链上活跃度提升,资金回流明显;ZEC(+93.91%)与 FIL(+68.32%)紧随其后,延续隐私与去中心化存储叙事的强势表现;NEAR(+34.05%)与 WBT(+27.74%)则受生态增长与链上开发活跃支撑,成为稳健上涨代表。整体来看,涨幅靠前的项目多具明确基本面支撑与技术落地进展,资金更青睐具长期成长逻辑的公链与基础设施代币。
跌幅榜方面,ENA(-30.07%)与 IP(-26.69%)跌幅居前,主要受前期炒作热度退潮与资金回流主流资产影响;SOL(-16.35%)与 SUI(-16.15%)则因短线获利回吐出现调整,但整体结构仍偏强势;PEPE(-13.76%)代表的 Meme 板块波动放大,显示投机性资金的活跃度阶段性下降。
总体而言,前百资产中资金偏好具确定性成长与技术积累的项目,而高 Beta 与题材类代币回调明显。市场风格在经历快速轮动后逐步趋于理性,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短暂回落、资金重回高质量公链与基础设施板块。
图四:市值前百代币中,ICP、ZEC、FIL 领涨,SOL 与 SUI 短线回调,市场结构呈现“龙头稳健、中段分化”的格局
在价格表现之外,本文进一步统计了部分代币的成交量变化,以观察市场活跃度与资金参与程度。以行情启动前的成交量为基准,计算其增长倍率并对比同期价格反弹幅度,评估市场关注度与短线资金动向。
数据显示,XAUT、AGENTFUN、ICP、MINA 与 ZK 为本期成交量增长最显著的五个项目。其中,XAUT 成交量放大逾 51 倍,在避险情绪升温背景下小幅上涨 1.58%,显示资金偏向稳健资产配置;AGENTFUN 放量 24.6 倍 但价格下跌 7.19%,反映短线博弈活跃、持续性资金支撑不足;ICP 成交量提升 23.99 倍,价格同步大涨 121.84%,形成典型“量价共振”格局,成为本期表现最强的高市值资产之一。
ICP(Internet Computer)的上涨主要受 DFINITY 2.0 战略升级 与新技术落地推动。10 月底官方推出 Chain Fusion 框架,使 ICP 智能合约可原生支持 Bitcoin、Ethereum、Solana 等 20 余条链的交互;同时发布 Caffeine.ai 与 HTTP Request 功能,强化 AI 辅助开发与跨链数据调用能力。多项升级巩固了 ICP 在 “Web3 云计算 + AI 基础设施” 领域的核心地位,带动资金与开发者热度回升。
MINA(+45.93%)与 ZK(+77.32%)亦呈现放量上行,显示市场对零知识(ZK)与轻量公链叙事的再度关注。整体来看,本期放量项目涵盖避险、隐私与基础设施等不同主题,资金参与度显著上升。部分项目虽未出现明显价格上涨,但放量现象显示市场对这些赛道的关注度正在积聚,潜在的资金轮动与题材发酵仍在持续。
整体而言,本期放量项目涵盖避险、隐私与基础设施等不同主题,资金参与度显著上升。部分项目虽未出现明显价格上涨,但放量现象显示市场对这些赛道的关注度正在积聚,潜在的资金轮动与题材发酵仍在持续。
图五:XAUT、ICP、ZK 等项目在本期成交量显著放大,其中 ICP 借 Chain Fusion 与 DFINITY 2.0 升级预期实现量价共振,成为高市值资产中资金回流与市场活跃度回升的代表
在延续成交量异动项目的观察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结合价格表现,绘制了成交量增长倍率(Volume Increase Multiple)与价格涨跌幅(Price Change %)的散点分布图。横轴代表代币在过去两周成交量相较基准期的增长倍数,纵轴为同期价格变动百分比,并采用对称对数坐标轴,以清晰呈现“放量”与“涨跌”间的结构关系。
从分布情况来看,右上象限聚集了成交量显著放大且价格强势反弹的项目,显示资金集中流向具叙事支撑与交易活跃的板块。其中,ICP、ZK 与 MINA 均录得明显的“量价齐升”走势,成交量分别放大约 24 倍、17 倍与 20 倍,对应涨幅达 121.84%、77.32% 与 45.93%,成为本轮结构性行情的领涨代表。XAUT 亦出现约 51 倍的放量,虽涨幅仅 1.58%,但显示避险资产在高波动阶段仍具承接力。
相较之下,AGENTFUN 虽成交量放大约 24.6 倍,但价格下跌 7.19%,显示资金集中于短线博弈而非趋势性布局。部分如 CETH、MEEETH 等项目同样出现“放量不涨”格局,反映市场仍以事件驱动与题材轮动为主。
整体而言,右上象限资产普遍具备明确信息催化与活跃资金参与,是当前市场轮动中的主导力量;而右下象限则显示流动性虽提升但买盘动能不足。当前市场仍处于结构性修复与热点切换并行阶段,量价共振项目成为资金关注焦点。
图六: ICP、ZK、MINA 等项目位于右上象限,呈现典型“放量上涨”格局;AGENTFUN、CETH 等虽放量显著,但价格未能反弹,显示短线交易活跃而趋势尚未确立
在探讨成交量与价格表现的联动关系后,本文进一步从统计角度分析两者的系统性相关性。为衡量资金活跃度对价格波动的影响,采用“成交量增长率 / 市值”作为相对活跃度指标,并计算其与价格涨跌幅的相关系数,以识别当前市场中最易受资金驱动的代币类型。
从图中可见,多数代币的相关系数集中在 0.6–0.8 区间,整体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显示市场中“放量即波动”的特征依然显著。气泡颜色代表相关性强度(红色越高、蓝色越低),气泡大小反映市值规模。
其中,COTI(相关系数约 0.95)、0G(约 0.82)与 FET(约 0.78)位居前列,表明 AI 与数据计算相关项目对成交量变化高度敏感,属于典型的“高弹性量价联动型”代币;NEAR、FIL 与 ETC 等主流公链项目亦维持在 0.65–0.75 区间,反映资金在主流资产中同样存在交易共振效应。相较之下,MINA、XNO、ROSE 等轻量或隐私类项目相关性偏低(约 0.6),显示其价格波动更多受项目内部或消息面驱动,而非整体流动性变化所致。
整体而言,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分层”结构:AI 与数据类项目量价联动性最强、波动高;基础设施与隐私类资产则相对稳健,反映资金对高弹性板块的偏好在当前阶段依旧显著。
图七: COTI、0G、FET 等项目的成交量增长率与市值相关性最高,显示 AI 与数据计算板块的高敏感特征
本轮加密市场延续结构性轮动格局,整体情绪在震荡中逐步修复,量价联动特征显著增强。ORE、AIA、SOON 等中小市值代币凭借 PoW 与 AI 叙事催化及成交量放大实现强势反弹,成为短线资金博弈的焦点;ICP 受益于 DFINITY 2.0 升级与多链互操作性提升,量价共振突出,带动资金回流主流资产。相较之下,COAI、AIC 等 AI 题材代币虽前期涨幅可观,但短线获利回吐压力上升,显示资金开始向具技术落地与长期叙事支撑的项目集中。
除交易行情外,多个潜在空投项目亦在持续推进,涵盖 AI、Layer2、社交积分与身份验证等热门方向。若能把握节奏并持续参与交互,用户有望在震荡市中抢先卡位,获取代币激励与空投资格。下文将整理四个值得关注的项目与参与方式,助力系统化布局 Web3 红利机会。
本文整理了 2025 年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10 日期间值得重点关注的空投潜力项目,涵盖 Inference(基于 Solana Devnet 的分布式 AI 推理网络)、Arch Network(构建在比特币生态上的 Layer2 网络)、Spicenet(以社交互动为核心的积分激励平台)以及 idOS(去中心化身份系统)等多个早期项目。用户可通过连接钱包、运行节点、完成任务与参与社区互动等方式累积贡献记录,获取后续空投或代币激励资格。

Inference 是一个基于 Solana Devnet 的分布式 AI 推理(AI inference)计算网络,允许用户贡献自己的算力(CPU 或 GPU)作为节点(Worker Node)加入网络,从而为模型提供推理计算能力并获取积分($INT Points)。目前是一个测试网(Devnet),所有积分暂无实际价值,但未来极有可能作为主网代币空投或节点激励的依据。【2】
参与方式:
Arch Network 是一个建立在比特币生态上的 Layer2 网络,旨在让比特币不再只是储值资产,而能承载更多 DeFi 与智能合约应用场景。项目近期结束测试网阶段,并推出全新互动活动 Arch Manifesto,用户可通过签署宣言与项目进行进一步交互,以表达对比特币扩展愿景的支持。【3】
参与方式:
Spicenet 是一个以社交互动为核心的积分激励平台,用户可通过完成简单的社交任务(如点赞、转发、每日签到等)与邀请好友来获取积分(Spice Points)。这些积分未来可能用于空投奖励或生态激励,旨在鼓励社区活跃与用户参与。【4】
参与方式:
idOS 是一个专注于链上身份验证与隐私保护的去中心化身份系统(Decentralized Identity System),通过加密私钥与生物识别技术确保用户身份的唯一性与安全性。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第二季积分活动(Season 2 Point Farming),用户可通过完成社交任务、每日签到及邀请好友等方式获得积分,这些积分未来有望成为代币空投或生态奖励的依据。【5】
参与方式:
空投计划和参与方式可能会随时更新,建议用户关注以上项目的官方渠道以获取最新信息。同时,用户应该谨慎参与,注意风险,并在参与前做好充分的研究。Gate 不保证后续空投奖励发放。
回顾 2025 年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10 日期间,加密市场延续轮动格局,BTC 在经历连续下跌后于 11 月 8 日止跌反弹至 105,800 美元上方,ETH 同步反弹回升至 3,630 美元上方。PoW 与 AI 概念成为核心驱动力,ORE 涨幅达 514.62%,受通缩挖矿机制与 SoV 叙事带动;AIA 与 SOON 涨幅分别为 +238.02% 与 +187.79%,AI+Agent 与新兴应用题材吸引短线资金集中入场。隐私与公链类项目如 ICP、ZEC、FIL 同步上行,形成“基础设施 + 叙事驱动”双线共振。相对而言,COAI、RECALL 等短线题材退潮项目跌幅居前,显示资金流向逐步回归具长期成长逻辑的主线资产。
此外,本期追踪的 Inference、Arch Network、Spicenet 与 idOS 均处于活跃的激励阶段,方向分别聚焦于 AI 计算网络、比特币 Layer2 扩展、社交积分体系与链上身份验证,生态定位互补、激励路径清晰。用户可依项目特性参与任务以提升积分与潜在空投权重。建议持续关注各项目公告与任务更新节奏,抢占早期红利机会。
参考资料:
Gate 研究院是一个全面的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研究平台,为读者提供深度内容,包括技术分析、热点洞察、市场回顾、行业研究、趋势预测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免责声明
加密货币市场投资涉及高风险,建议用户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进行独立研究并充分了解所购买资产和产品的性质。 Gate 不对此类投资决策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