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强势动摇?去美元化进程加速!官方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持续下降

robot
摘要生成中

Gate专栏 - 2025年10月19日

随着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创下近50年来最大跌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外汇储备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数据显示,美元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重继续下滑,而欧元和瑞士法郎等货币的占比则呈上升态势。业内专家认为,尽管美元近期出现反弹,但其长期下行趋势依然难以改变。

IMF数据揭示外汇储备格局变化

根据IMF于10月18日发布的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官方外汇储备总额达到12.78万亿美元,较第一季度的12.54万亿美元有所增加。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主要货币兑美元的升值。

具体来看,美元在官方货币储备中的占比从2025年第一季度的57.74%进一步降至57.62%。与此同时,欧元的占比从20.06%上升至20.18%,创下2022年以来的新高。作为避险资产之一的瑞士法郎,其占比更是大幅增长至0.9%,达到欧元推出以来的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排除汇率波动的影响,美元占比的下降幅度将更为显著,约为0.72个百分点。

美元信心动摇,去美元化趋势加剧

IMF此次公布的COFER(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调查结果,反映了第二季度美元汇率受挫的情况。自4月初开始,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开始动摇,美元资产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随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资本管制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颓势。投资者对美元信用的质疑日益加深,这一传统上被视为最安全的资产逐渐失去光环,"弱美元"的叙事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10月以来,由于新一轮贸易政策的影响,美元出现短暂反弹。截至10月19日,美元指数(DXY)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涨,报98.15。然而,多数分析师认为,这可能只是暂时的反弹,而非长期趋势的逆转。

专家预测:美元下行趋势难改

某大型证券公司的分析师表示,美元的下行周期尚未结束。他们预计未来一年美元仍将以下行趋势为主,虽然第四季度可能出现反弹,但这也为再次做空美元提供了机会。

该分析师指出,美联储缺乏加息前景、欧元区经济可能比美国表现更强劲、2026年美欧降息节奏的分歧,以及美国政府推动制造业回流需要弱美元支持等因素,都预示着美元下行是更可能的路径。

另一家知名投资银行本周发布的报告称,美元短期内难以恢复其传统的避险属性,主要受到三大因素制约:政策不确定性居高不下(如贸易政策和美联储独立性问题)、资本分散化趋势增强,以及债务问题引发的财政担忧。

尽管美元短期内可能出现波动,但长期来看,去美元化的趋势似乎已经不可逆转。各国央行正在逐步调整其外汇储备结构,这无疑将对全球金融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一趋势的发展,并相应调整其投资策略。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