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 (BTC)價格預測:CME缺口回補完成,技術信號指向13萬美元大關

比特幣已完成了每週 CME 缺口的回補(位於 109680 美元至 111310 美元之間),這一技術裏程碑在上一次出現後緊接着引發了 2024 年末的重大牛市。盡管目前交易員士氣跌至多年來的最低點(類似於 2017 年末),但技術指標卻指向積極:RektCapital 分析師指出,日線圖上正在形成看漲背離,而主流 CEX 上的資金費率轉爲負值,以及現貨交易所的大額流出,均預示着局部底部的到來。在联准会大概率降息的宏觀利好下,如果流動性順風如期而至,比特幣有望在第四季度結束前衝擊 130000 美元。

技術面分析:CME 缺口回補與看漲背離

比特幣的技術結構與上一次牛市的啓動前夕高度相似,爲市場帶來了新的希望。

· 歷史重演:缺口回補與更高低點

比特幣成功回補了其 CME 缺口,此前 2024 年 10 月,比特幣在回補 68785 美元的 CME 缺口後,開始了持續兩個月、衝向 108000 美元的牛市。

當前比特幣正保持着與 2024 年 10 月反轉時相同的“更高低點”結構。

· 資金費率轉負與現貨積累

主流 CEX 上的資金費率本週轉爲負值,這一罕見現象歷史上通常標志着局部底部,並預示着重大反彈。

鏈上數據顯示大量現貨交易所資金流出,表明在普遍的恐懼情緒中,大型投資者正在悄悄積累

· 布林帶和月度收盤

比特幣的月度布林帶繼續擴張至有史以來最極端的水平,歷史經驗表明,這種幅度的擴張預示着更高的價格和漲前的波動性增加。

這是六年來第三次出現在 10 月份過半時比特幣交易爲負值,但在過去六次,BTC 都在 10 月 31 日前以綠色收盤

在看漲情形下,投資者高度關注如何把握這一機會。多數交易平台現已支持使用 Google Pay 購買比特幣,操作簡潔安全。新手可參考逐步購買指南:註冊、驗證身分、綁定支付、下單購買並將 BTC 轉入錢包,即可完成整個流程。

宏觀指標:联准会降息與黃金輪動

宏觀環境正從避險轉向風險,爲比特幣的反彈提供了強大的外部驅動力

· 黃金的過度延伸

自 3 月以來,黃金的表現一直優於比特幣(黃金漲 28.12%,比特幣下跌 4.42%)。

歷史規律:一旦黃金的漲勢變得過度延伸(當前 RSI 達到前所未有的 92),比特幣通常會接棒領漲

歷史重演:過去三次黃金領漲之後(2020 年 8 月、2024 年 9 月和 2025 年 4 月初),都伴隨着比特幣的大規模反彈

· 联准会降息預期

CME 數據顯示,联准会在本月晚些時候降息的概率爲 96.7%,這將是联准会一年多來的首次寬松舉措。

借貸成本降低通常會帶來更大的流動性更強的風險偏好,這在歷史上有利於比特幣

市場情緒與分歧:兩種潛在路徑

盡管技術面和宏觀面利好,但交易員士氣低落地緣政治風險仍然存在。

· 避險情緒與對沖資產

VALR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Farzam Ehsani 指出,联准会的鴿派立場是建設性的,但新的中美貿易摩擦和美國政府長期停擺的風險可能會使近期情緒復雜化。

Ehsani 強調,投資者越來越將比特幣和黃金視爲對沖財政風險、主權債務擔憂和政策不確定性硬資產

· 價格路徑預測

Ehsani 總結,比特幣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

看漲情景:如果流動性順風實現機構持續積累BTC 可能會在年底前走強至 132000 美元

看跌情景:如果宏觀風險再次浮現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市場可能會重新校準,跌破 110000 美元仍是可能的。

無論你是準備套現獲利,還是想將資金轉回銀行帳戶,都可以在 安全快速賣出比特幣(BTC) 的平台上輕鬆完成。這裏支持即時成交、低手續費,並支持法幣提現,讓你高效轉換數字資產爲現金。

結語

比特幣在完成 CME 缺口回補後,已觸發歷史性的看漲技術信號。盡管市場情緒處於週期性低點,但負資金費率黃金過度延伸反向指標,均指向新一輪由機構主導的反彈即將到來。在联准会降息預期的宏觀推動下,比特幣更有可能沿着 132000 美元的看漲路徑前進,關鍵在於宏觀風險是否會再次抬頭

本文爲新聞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加密市場波動劇烈,投資者應謹慎決策。

BTC-1%
查看原文
最後編輯於2025-10-17 03:23:40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