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Threads初體驗:這款“Twitter 殺手”到底好不好用?
今日,Meta 旗下對標Twitter 的應用Threads 提前上線App Store 與Google 應用商店。這是一款以Instagram 為基礎的基於文本的對話應用程序,用戶可直接將其Instagram 賬戶與社交關係遷移至Threads。
Foresight News 的小伙伴們今天一早就這款未上線即刷屏的「Twitter 殺手」應用熱火朝天地討論了起來:
中立客觀不吹不黑區
**Peng SUN:**比起Twitter,對Threads 第一印象就是與Instagram 一樣清爽簡約, (Jen Li 附議, 可能因為用戶名字後面沒有其他多餘的信息,以及文案和賬號姓名之間有留白,看起來整潔高級,Twitter 的畫面充斥感更強)。
至於產品使用體驗方面,有一些Meta 係自有的特點與槽點吧:
**Chloe:**作為Instagram 老用戶表示,Threads 視覺體驗一如既往的不錯。未來Web3 矩陣如果實現遷移,會持續用起來。
槽點:
產品體驗好感:
**凱特:**整體UI 風格極簡,還是挺舒服的,和Twitter 比,實用性上目前看著還是太少了,而且對於不玩ins 的來說,還是有點門檻。
優點:
不適應的:
**Karen:**Meta 稱之後使Threads 兼容ActivityPub,ActivityPub 是由萬維網聯盟(W3C)建立的開放社交網絡協議。這將使Threads 之後與其他兼容ActivityPub 協議的項目或應用實現互操作性,也就是說,兼容之後,其他基於ActivityPub 的應用用戶能夠在沒有Threads 賬戶的情況下關注Threads 上的用戶或與之互動,這一點還是值得期待的。到時,每個兼容的應用都可以設置自己的社區標準和內容審核政策,然後用戶可以選擇符合其價值觀的應用。
關於用戶體驗:
**Gary:**Threads 對於ins 用戶很友好,資料都可以一健同步,以及交互邏輯和推特一樣,降低了使用成本。雖然與推特幾乎一樣,但是它解決的是基於ins 圖片分享中,更側重內容分享,是對ins 的互補。主頁可以設置公開或者隱私,我第一反應是可能會變為黃T,但是看到已經有用戶發擦邊圖就被刪帖,保證了社區的原則。 Threads 對更喜歡乾淨健康社區用戶來說,更有吸引力。
Threads 誕生的本身也就沒打算多有新意,就像前面說的,一個對ins 純圖片社區的補充,另一個是建立一個相比於Twitter 來說定位更健康的社區。至於說Twitter 流量那麼大,只是為了更健康的社區氛圍而來的話,我對Threads 活過一年保持懷疑態度。目前我還沒有看到Threads 的產品競爭力。
二話不說一通狂奶區
**Solomon:**Logo 和icon 一致的圓潤感賦予了Threads 產品的親和力,極簡的色彩和界面詮釋了設計減法之美。和其他讓人眼花繚亂的社交型產品相比,多了人與人之間連接的純粹感。
**Leah:**主頁推薦關注的算法將強關聯和弱關聯結合,而且用戶還可以自主設置隱私模式,這對I 人和E 人都非常友好。
小黑子集合
**halou.eth:**不好玩,一個創新的點都沒找到。和Nostr 不一樣,但和Twitter、抖音一樣用了流量推薦機制。總體而言,這是一個沒有靈魂的APP。
**Yobo:**先說結論,Threads 現在「一無是處」。理由:很多年沒用Instagram 把賬號忘了,今兒早上折騰了半天都沒註冊成功,完全體驗不了Threads,所以體驗感為零,不管這事兒是該怪我還是該怪小扎,為了今兒早上浪費的20 分鐘無腦噴一波。
**Frank:**最大的槽點就是基於Instagram 用戶數據進行開發,所以只能用INS 賬號登陸——對我這種平時很少用ins、手機上也沒下載ins 的用戶來說,老帳號登陸時顯示被凍結,解凍竟然還有手持白紙拍照,總之第一步就種種勸退…而且似乎還沒看到在Threads 裡直接註冊新帳號的途徑,還要再去下載Instagram 註冊個新的?
**Luffy:**對於不用ins 的我完全沒有吸引力,小扎選擇在是「逃離Twitter」的潮流中上線一款與Twitter 體驗並無多大差別產品,是顯得太著急了,還是缺乏信心呢。
**Shingle:**有兩個繼續,讓人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