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作者福利來啦!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正式上線!
現在在 Gate 申請認證,成功通過即可享受價值 $3,000 的早鳥專屬福利!獲得專屬徽章、現金獎勵、限量週邊,更有機會登上官方榜單,享受更多曝光與特權!
申請門檻超低,只需 500 粉絲 + 積極發帖互動,你也可以成爲社區領袖!
早鳥福利:
🏆 最具影響力創作者 3 名(最多互動):50 USDT + Gate X RedBull 隨行杯+ 精選文章 5 篇
🏆 最佳內容獎 5 名(內容最佳):$50 倉位體驗券+ Gate 平沿帽 + 精選文章 5 篇
🏆 除此之外前50名成功申請者:$50 倉位體驗券
所有成功申請者均可獲得認證創作者徽章+官號 “首批認證創作者榜單” 曝光
海外用戶:Gate 平沿帽 = $20 倉位體驗券,Gate X RedBull 隨行杯 = $30 倉位體驗券
申請步驟:
1️⃣ App 首頁 → 底部進入【廣場】 → 點擊右上角頭像進入個人主頁
2️⃣ 點擊頭像右下角【申請認證】 → 進入認證頁面
3️⃣ 審核通過後,頭像旁將顯示專屬認證徽章,彰顯你的專業與權威!
🎁 專屬福利包含:身分標識、內容推薦、專屬曝光 、活動優先權 、熱門項目合作等!
立即申請,成爲廣場社區領袖,享受更多福利和機會!
詳情閱讀:https://www.gate.com/help/community-ce
動區專訪》0G 創辦人 Michael:中心化 AI 壟斷風險,看去中心化 AI 如何解決「終結者」困境
面對中心化 AI 可能帶來的壟斷與「終結者」困境,0G Labs 創辦人 Michael Heinrich 在動區採訪中提出了解決方案。 (前情提要:0G上架幣安漲超500%:雙軌戰略建構下一代去中心化 AI 基礎設施) (背景補充:Flora Growth 完成首筆 0G 購入,以均價 2.59 美元買入 772,200 枚 0G) 從矽谷的網際網路熱潮,到華爾街最大對沖基金,再到創辦 Web2 獨角獸,0G Labs CEO Michael Heinrich 擁有傲人的履歷。如今,他 All in Web3,目標:如何防止 AI 成為少數公司控制的「黑盒子」,確保其成為造福全人類的公共財。他給出的答案是——0G,一個全棧的「去中心化 AI 作業系統」。 本次《動區》獨家專訪了 Michael,深入探討他為何將中心化 AI 視為潛在的「終結者」,0G 如何透過區塊鏈技術構建一個透明、可驗證、社群擁有的 AI 新未來,以及他們在上市策略、技術架構和生態建設上的完整佈局。這不僅僅是一次對話,更是一次對 AI 未來兩種可能路徑的深刻思辨。 動區:Michael 你好!你的背景橫跨了矽谷和華爾街,從 SAP、微軟、貝恩,再到橋水基金和創辦獨角獸。是什麼契機讓你最終投身 Web3,並選擇「去中心化 AI」這個方向? Michael: 我在矽谷長大,很早就接觸了科技。真正讓我嚴肅對待 Crypto,是在史丹佛讀研究所時,聽了 Tim Draper、Marc Andreessen 的演講,以及同學們關於比特幣的討論。2016-17 年,我參與了很多 ICO,看到了這個領域巨大的創造力爆發,就想著總有一天要全身心投入。 2023 年,這個機會來了。我和我的聯合創始人——我認為是我合作過最棒的工程師——坐下來思考,我們要做什麼?當時 ChatGPT 正迎來爆發時刻,我們意識到 AI 的巨大潛力,但也非常擔憂:十年後,當 AI 開始運行社會級系統時,如果它被少數公司控制,成為一個不透明的「黑盒子」,可能會給人類帶來非常負面的結果,甚至是「終結者」那樣的場景。 所以,我們決定創造一個完全相反的東西——去中心化 AI。一個透明、可驗證、社群擁有、最終能成為公共財 (public good) 的安全 AI。 動區:你將傳統 AI 稱為「黑盒子 AI」,而 0G 的核心是「去中心化 AI」。在你定義中,兩者最根本的區別是什麼? Michael: 根本區別在於信任假設和參與模式。在「黑盒子」AI 中,你對數據來源、標註者、審查機制、模型版本一無所知,你只能單方面地「信任」一家公司。隱私也無法得到保障。 而在「去中心化 AI」中,基於區塊鏈的不可變帳本,你不再需要去「信任」某個實體,你可以親自去「驗證」一切:數據從哪裡來?誰標註了它?我正在使用的是哪個版本的模型?一切都是透明的。 這也帶來了全新的參與模式。中心化 AI 的世界裡,公司奪取了所有價值,普通人可能面臨失業。而在我們的模型中,任何人都可以直接擁有和參與 AI 的建設。比如,你可以和朋友們貢獻數據和算力,共同訓練一個專家模型,將其代幣化,並從中獲益。這是一個充滿機會、鼓勵參與的生態系統。 動區:0G 最近的 TGE 非常成功,你們甚至在 TGE 之前,就完成了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 DAT (Digital Asset Treasury) 合作,這是行業首例。可以分享一下這背後的策略嗎? Michael: 我們的 TGE 確實有很多成功的環節。關於 DAT,我們現在是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FLGC) 的執行主席,它的目標就是持續買入和累積 0G 代幣,為市場提供自然的買盤壓力。在 TGE 前完成這件事,需要大量的法律、金融、稅務甚至關係工程,比如如何為一個尚未公開交易的資產估值。我很自豪我們的團隊做到了,這個團隊的核心成員,正是之前打造了僅次於微軟策略的 Solana 財庫 (DFDV) 的原班人馬。 至於 TGE 本身,成功需要很多微觀決策。從選擇值得信賴的做市商,到設計期權結構、流動性參數;從交易所策略,到市場預算分配;再到與對的社群和影響力人物合作。我們也很幸運能在韓國市場得到大力支持,在 Bithumb 和 Upbit 實現了首日上線。 動區:0G 聲稱其架構能達到 50 GB/s 的驚人吞吐量,這在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的背景下是如何實現的?是否有什麼顛覆性的技術權衡? Michael: 這個問題很好,它觸及了我們技術架構的核心。要實現極致性能,同時保持去中心化,我們的核心設計原則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必須由共識層處理的資訊量。 你可以想像成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如果所有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由最高法院 (共識層) 來裁決,那整個系統一定會崩潰。我們的做法是,對於海量的、可以在共識系統之外處理的數據和計算 (比如 AI 模型訓練的大部分過程),我們採用了複雜的分片技術,使其可以實現幾乎無限的水平擴展。這就像是地方政府和各個職能部門,它們可以平行處理大量事務。 那麼,如何確保這些「地方部門」的工作是可信的呢?這就是我們技術的關鍵所在——可驗證的儲存和計算技術。它充當了非共識層與共識層之間的橋樑,確保所有鏈下的處理結果,都能被鏈上的共識層快速、低成本地驗證。此外,我們創新的共享質押 (shared-staking) 共識架構,使得共識網絡本身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前提下,也能實現擴展。這套「權力下放」但「結果可驗證」的體系,是我們突破不可能三角的關鍵,並沒有犧牲安全或去中心化。 動區:在去中心化 AI 賽道上,有像 Bittensor 這樣透過激勵機制創建 AI 模型市場的項目,也有像 Celestia (DA)、Akash (計算) 這樣的基礎設施。0G 如何看待自身的競爭格局?你們的護城河是什麼? Michael: 這是個多維度的問題。首先,很難說誰是我們當下真正的競爭對手。在 Web3 內部,Celestia 或 Akash 只是在單一環節上與我們有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