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IBM的量子‘貓’咆哮:120量子比特的突破讓比特幣的加密風險更近
簡而言之
Decrypt的藝術、時尚和娛樂中心。
深入了解 SCENE
IBM 最新的量子突破使加密世界離其噩夢場景更近了一步——一臺能夠破解比特幣加密的計算機。
在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一份報告中,IBM的研究人員報告稱創建了一種120量子比特的糾纏量子狀態——迄今爲止最重要和最穩定的此類狀態。
這項實驗在一篇題爲《大貓:120個量子比特及更高維度的糾纏》的論文中描述,展示了所有量子比特之間的真實多方糾纏——這是通向容錯量子計算機的關鍵一步,這種計算機將來可能運行足夠強大的算法,能夠破解現代密碼學。
“我們尋求在量子計算機上創建一個大型糾纏資源態,使用的電路噪聲被抑制,”研究人員寫道。“我們使用圖論、穩定子羣和電路去計算的技術來實現這一目標。”
這份報告是在主要科技公司快速進展和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發布的,旨在開發實用的量子計算機。IBM的突破超越了谷歌量子AI,後者的105量子比特Willow芯片上周運行的物理算法速度超過了任何經典計算機的模擬能力。
建造更大的貓
在這項研究中,IBM團隊使用了一類被稱爲格林伯格-霍恩-齊林格的量子態,通常被稱爲“貓態”,這是源於薛定諤著名的思想實驗。
GHZ態是一個系統,其中每個量子比特都處於全爲零和全爲一的疊加態。如果一個量子比特發生變化,其他所有的量子比特也都會變化——這是經典物理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除了它們的實用性,GHZ態歷史上一直被用作各種量子平台的基準,例如離子、超導體、中性原子和光子,”他們寫道。“這源於這些態對實驗中的缺陷極爲敏感——實際上,它們可以用來實現海森堡極限下的量子傳感,”他們提到,這是量子物理中測量精度的最終限制。
爲了達到120個量子比特,IBM的研究人員使用了超導電路和自適應編譯器,將操作映射到芯片上噪音最小的區域。
他們還採用了一種稱爲臨時去計算的過程,暫時解開已經完成其角色的量子比特,使它們能夠在穩定狀態下休息,然後再稍後重新連接。
它真的有多“量子”?
結果的質量是通過保真度來衡量的,保真度是衡量所產生的狀態與理想數學狀態的接近程度的標準。
1.0的保真度意味着完美控制;0.5是確認完全量子糾纏的閾值。IBM的120量子比特GHZ態得分爲0.56,足以證明每個量子比特仍然是一個單一、相幹系統的一部分。
直接驗證這樣的結果在計算上是不可能的—測試120個量子比特的所有配置將需要的時間超過宇宙的年齡。
相反,IBM依賴於兩種統計捷徑:奇偶振蕩測試,這種測試跟蹤集體幹涉模式,以及直接保真度估計,它隨機抽樣一種可測量屬性子集,稱爲穩定劑。
每個穩定器都充當診斷工具,確認量子比特對是否保持同步。
爲什麼這對比特幣很重要
盡管仍遠未構成真正的密碼威脅,IBM的突破使實驗又向危險的6.6百萬比特幣邁進一步—這些比特幣價值約7672.8億美元—量子計算研究小組Project 11警告稱這些比特幣易受量子攻擊。
這些高風險的幣包括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所擁有的幣。
“這是比特幣最大的爭議之一:該如何處理中本聰的幣。你無法移動它們,而中本聰顯然已經不在了,”項目11的創始人亞歷克斯·普魯登告訴Decrypt。“那麼,這些比特幣會怎麼樣呢?這是供應量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你是燒掉它,重新分配,還是讓量子計算機獲取它?這就是唯一的選擇。”
一旦比特幣地址暴露了其公鑰,足夠強大的量子計算機理論上可以重建它並在確認之前奪取資金。雖然IBM的120量子比特系統本身沒有那個能力,但它展示了朝着那個規模的進展。
隨着IBM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容錯系統——而谷歌和Quantinuum也在追求類似目標——量子對數字資產的威脅時間表正變得越來越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