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nQ:下一個跟隨英偉達之路的量子計算巨頭

robot
摘要生成中

關鍵點

  • IonQ旨在主導量子計算,就像Nvidia主宰AI芯片一樣
  • 公司正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而不僅僅是硬件
  • 戰略收購和現金儲備使IonQ具備長期成功的基礎

英偉達並不總是我們今天所知的人工智能巨頭。它最初是以遊戲圖形芯片起家,隨後通過其CUDA平台巧妙地將GPU的應用範圍擴大。通過向大學和研究實驗室免費分發這款軟件,英偉達實際上培養了整整一代開發者掌握其系統。一旦公司在CUDA上構建了庫,轉換成本變得極其高昂——這是一種聰明的戰略護城河。

英偉達通過NVLink技術和對Mellanox的收購進一步鞏固了其主導地位,掌控了關鍵的網路基礎設施。這不僅僅是關於制造更好的芯片;而是關於擁有整個生態系統。

IonQ顯然在量子計算領域遵循這個劇本。首席執行官Niccolo de Masi對想要成爲該領域的“Nvidia玩家”並不隱晦。但他們能做到嗎?

他們的捕獲離子方法使用實際原子作爲量子比特,而不是人工系統。我對許多量子計算的說法持懷疑態度,但利用自然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優雅的——每個原子都是相同的、穩定的,並且能夠更長時間地保持量子狀態。可擴展性尤其有趣——他們並不是爲了更大的功率而重新設計芯片,而是簡單地添加更多的離子。

IonQ 的收購策略與 Nvidia 的精心布局相似。收購 Oxford Ionics 有助於提高量子比特密度,而收購 Lightsynq 和 Capella 則瞄準網路基礎設施——這對需要通信的量子系統至關重要。16 億美元的資金儲備爲他們提供了大多數量子競爭對手所缺乏的資金支持。

最吸引人的是他們的軟件策略。正如CUDA鞏固了Nvidia的優勢,IonQ正在開發可能成爲行業標準的編譯和錯誤修正工具。一旦企業採用他們的軟體棧,轉換成本將創造出同樣的護城河。

他們的新制造設施表明他們正在爲商業規模做準備,而不僅僅是研究原型。但讓我們現實一點——量子計算面臨巨大的技術挑戰,這可能會使主流採用延遲數年。

IonQ會成爲2030年代的Nvidia嗎?它的定位確實比大多數競爭對手更好。但與Nvidia不同的是,Nvidia有明確的應用推動需求,而量子計算仍需證明其在專業應用以外的實際價值。這項技術前景廣闊,但時間表仍不確定。

對於具有高風險承受能力和耐心的投資者來說,IonQ 是對未來計算格局的一個引人注目的投資選擇。只需記住,即使是英偉達的霸主之路也不是一條直線 - 在這個過程中要預期波動和挫折。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