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广场用户们,广场使用界面全新升级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简洁、操作更流畅丝滑,还有多项贴心新功能上线,快来更新体验吧!你对新版界面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的新功能是哪一个?你发现了哪些惊喜或变化呢?发帖分享新版广场使用体验,瓜分 $10 分享奖励!
🎁 我们将精选 10 位幸运用户,每人奖励 $10 合约体验券!
参与方式:
1⃣️ 关注 Gate广场_Official;
2⃣️ 带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标签发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风格体验、细节功能变化、你最喜欢的新功能,或优化建议等;
3⃣️ 帖子内容需至少 30 字,并且只带本活动标签;
广场界面焕新介绍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动截止时间:2025/10/26 18:00(UTC+8)
你的体验是我们持续优化的动力!赶快参与和大家分享吧!
香港草拟CRP-1规则以分类加密货币并定义银行资本标准
HKMA草案将加密货币分为代币化资产、稳定币和非储备支持类别。
框架为与数字资产互动的银行设定资本规则。
提案符合巴塞尔标准,可能在2026年初生效。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发布了一项草案政策,可能会重塑银行业对数字资产的处理方式。该提议框架于周一作为“银行监管政策手册”中的模块CRP-1发布,引入了对加密资产分类和确定银行资本要求的新标准。公众咨询邀请当地银行在措施最终确定之前提供反馈。
提案下的资产类别分组
香港金融管理局草案将加密资产分为两大类,每类又进一步细分为两个子类别。第一组a包括代币化的传统资产,而第一组b则涵盖展示可靠稳定机制的稳定币。如果发行人能够展示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这些类别可能会受益于更低的资本要求。
第二组包括没有储备支持的数字资产,如比特币和以太坊。它还包括未能满足第一组标准的传统资产代币化和稳定币。在第二组中,资产根据对冲识别标准分为第二组a和第二组b。这些区别决定了银行必须为潜在风险持有多少资本.
对银行业的更广泛影响
该提案为银行提供了通过设定资本标准与数字资产互动的更清晰路径。通过结构化类别,机构可以在保持与监管预期合规的同时评估对加密货币的风险敞口。较低的门槛可能使银行更容易将数字资产纳入其资产负债表,前提是这些资产符合既定的保护措施。
此步骤遵循香港更广泛的监管议程,以管理创新并实施风险控制。八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推出了拟议的“稳定币条例”,旨在为稳定币发行人创建一个许可框架。该草案纳入了反洗钱条款以及旨在加强金融系统安全的措施。
香港在区域监管中的地位
拟议的规则将香港定位为亚洲早期采用结构化加密法规的地区。通过设定银行遵循的类别,这座城市建立了一个兼顾创新与金融稳定的监管框架。
行业参与者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审查咨询文件,反馈将指导潜在的修订,以便在最终实施之前进行调整。如果该框架被实施,将标志着香港在标准化加密监管方面的又一步,同时保持与国际监管趋势的同步。咨询文件显示香港试图遵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如果获得批准,新框架可于2026年初实施。通过遵守巴塞尔标准,香港旨在为银行提供明确的规则,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实践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