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广场用户们,广场使用界面全新升级啦!焕新体验分享活动火热进行中!
🎁 我们将精选 10 位幸运分享用户,每人奖励 $10 合约体验券!
参与方式:
1⃣️ 关注 Gate广场_Official;
2⃣️ 带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标签发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风格体验、细节功能变化、你最喜欢的新功能,或优化建议等;
3⃣️ 帖子内容需至少 30 字,并且只带本活动标签;
广场界面焕新介绍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动截止时间:2025/10/26 18:00(UTC+8)
你的体验是我们持续优化的动力!赶快参与和大家分享吧!
Brevis 创始人 Michael:ZK 已死?ZK 能救以太坊?
编辑 | 吴说区块链
本次访谈由 Brevis 创始人 Michael 与 Colin 讨论了 Brevis 项目的发展、ZK 技术在区块链中的应用及其未来潜力。Michael 详细阐述了区块链技术的现状,特别是可验证计算的作用,并介绍了 Brevis 如何通过零知识证明(ZKProof)优化去中心化金融(DeFi)与智能合约的性能,提升用户体验。访谈还探讨了 ZK 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其在未来的广泛应用,包括智能 DeFi、激励机制分发、以及永续合约交易所等创新场景。同时,Michael 分享了 Brevis 在行业中的落地应用案例,并展望了 ZK 技术的第二波发展高潮。
音频转录由 GPT 完成,可能存在错误。请在小宇宙、YT 等收听完整的播客,作者观点不代表吴说观点,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
小宇宙:
YouTube:
Brevis 项目及创始人介绍:探索 ZK 技术推动区块链计算能力发展
Colin: 欢迎来到我们这一期的播客。今天我们邀请了 Brevis 的 Michael 来和大家分享这个项目。Brevis 是一个现在比较知名的 ZK 赛道的项目,也获得了以太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首先,不如请 Michael 介绍一下自己和这个项目的起源,向普通人简单地介绍一下 Brevis。
Michael: 大家好,我是 Michael,Brevis 的创始人。我自己的背景比较偏向研究和学术,学的是计算机科学,研究方向主要是分布式系统和网络方面的东西。我本科和博士都是学计算机科学,过去七年,我一直在从事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的研究和创业。我之前创办了 Celer Network,如果大家用过 DeFi 的话,应该都用过我们的 Celer cBridge,这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多链交互协议。我接触区块链技术的时间大概是从 2015 年左右,在以太坊的生态系统里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工作。其实 Celer 最初也是得到以太坊基金会的资助才开始的。
谈到隐私问题,尤其是对我个人来说,我们一直的初心就是希望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落地,因为我们认为这个技术指向了一个非常好的未来方向,即未来的社会不再依赖强信任,而是通过代码和计算来建立安全的互信体系。这个是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未来,所以我们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从去年开始,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区块链虽然已经逐渐能够承载全球信任和新一代金融体系,但我们仍然发现,它在计算能力方面非常受限,无法满足某些复杂计算需求。尽管过去几年出现了很多 Layer 2 解决方案,也有很多不同的 Layer 1 区块链,但计算能力的瓶颈依旧存在。
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这么多年来,区块链已经发展出各种各样的二层网络和 Rollup,似乎区块链应该能够处理所有的计算任务。但遗憾的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举个例子,大家可能都用过中心化交易所。在这些交易所中,如果你这个月交易量大,下个月就能享受手续费减免,几乎所有的中心化交易所都有这个功能。
但是,如果我们看去中心化交易所,比如 Uniswap 或 QuickSwap 等主流 DEX,它们却没有这个功能。最近 PancakeSwap 才刚刚推出了类似的功能。为什么去中心化交易所不能有这种功能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在智能合约中,并没有办法直接计算某个用户在过去一段时间的交易量。若要将这些计算放到链上,即便是在最便宜的 Layer 2 上,计算这些交易量的手续费也可能高达 4000 美元。因此,即使区块链被称为“世界计算机”,它仍然是一个非常慢、非常昂贵、且计算能力有限的系统。
Brevis 的目标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希望在区块链中,遇到需要复杂计算的场景时,可以将这些计算从链上转移到链下环境进行处理。
当然,问题来了,如果把计算放到链下,如何保证安全和可靠呢?这时,我们引入了一个关键概念:可验证计算。在可验证计算的模式下,不仅进行计算,还会生成一个零知识简洁证明(ZKProof)。这个证明是基于数学的简洁形式,能够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证明返回到区块链上,而区块链只需要验证这个证明,而不需要重新进行复杂的计算。
零知识证明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无论计算任务有多复杂,计算的成本和时间一旦生成证明之后,验证该证明所需要的计算量极低,并且是一个恒定的值。这正是 Brevis 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
Brevis 本身并非只是一个概念性项目,我们已经在实际落地方面做得非常好。目前,我们的合作伙伴包括 PancakeSwap、Uniswap、Euler、OpenEden、Linea、BNB Chain 等头部区块链和协议,它们都在使用 Brevis 的技术,构建一些以前无法通过智能合约计算实现的新功能。通过 Brevis 的链下计算和可验证计算,我们能够实现这些功能。
简单来说,我们希望通过 Brevis 来推动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让它能够解决更多复杂的计算需求,同时也能为用户带来更加高效、安全的区块链体验。
Brevis 与 PancakeSwap、Uniswap 等平台的合作案例
Colin: 最近 Brevis 和 PancakeSwap 合作,给他们用户提供基于交易量的折扣,包括最近比较大的一个案例是给 Linea 分发代币奖励。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些重要的合作案例?
Michael: 好的。刚才我提到,Brevis 的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我们和其他市场上的 ZK 项目相比,我们的落地做得非常扎实。其实我们在落地方面有几个比较大的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所谓的智能 DeFi。智能 DeFi 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在 Brevis 之前,DeFi 应用其实是非常简单且笨拙的用户体验。无论你是 DeFi 应用中的大户,还是经验丰富的用户,或者市场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DeFi 应用提供给每个用户的体验始终是一样的。这种模式其实是非常差的。
我们想想 Web2 的模式,在 Web2 里面,我们经常谈到精细化运营。精细化运营应该根据用户的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的个人资料,提供不同的服务和体验,从而最大化用户的价值和平台的收入。但在 Web3 中,这些功能是完全没有的。没有办法在智能合约中做这样的计算,而 Brevis 让这些原本简单的 DeFi 应用变得更加智能。
例如,在 PancakeSwap 中,我们就提供了一个新的功能,让用户生成一个零知识证明,证明自己在过去一个月内是交易所的大户。然后通过这个零知识证明,将其提交到 PancakeSwap 的插件系统中。这个零知识证明在合约上进行验证后,就能给用户授予一个无需信任的 VIP 身份。拥有 VIP 身份后,用户可以享受更低的交易手续费,这个功能非常有效。
我们对比了有 Brevis 技术支持的池子和没有的池子,发现 LP 的手续费差异高达 70%。即使是相同的池子和流动性,因有更多用户能够留在带有交易手续费减免的池子中,更多的做市商也愿意参与这些池子,从而提升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收益和用户体验。更多的用户会在这些更有效的池子中进行交易。除此之外,我们还和一些 Lending Protocol 合作。当我们看这些借贷协议时,会发现它们的借贷费率通常是一个固定值,根据供需关系来计算。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借贷协议的需求出现快速增长或急剧下降。比如发生了某个链上事件后,借贷协议池中的资金可能会迅速被借走,而过一段时间又会迅速归还。那么如何最大化这种需求呢?我们可以通过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分析历史数据,利用 ZK 证明来确定需求流出速度的增加。基于这一分析,我们就可以动态调整借贷费率。这使得借贷平台能够更智能地调节协议的收益比例。这个也是一个经典的应用案例,类似的应用在 Uniswap 中也同样有效。
另外一种应用场景是激励分发,特别是针对区块链、稳定币以及 RWA 资产等。例如,当你新建立了一个区块链系统,或者新推出了一个稳定币,你需要吸引市场,扩大使用群体。
如何激活市场?最初的解决方案通常是通过中心化系统不断发放奖励给用户。用户根据奖励去做一些操作,比如提供流动性、生成交易、提供借贷服务等。然而,这种中心化的激励机制存在很多风险。首先,安全性问题。中心化的钱包如果被攻击,奖励分发系统就会受到影响,过去也有类似的黑客事件发生。其次是合规性问题,特别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心化系统的代币奖励发放可能会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最后是透明性问题,用户无法确认另一个用户是否应该获得奖励,从而引发系统公平性和透明性方面的质疑。
使用 Brevis 和 ZK 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通过 Brevis,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安全、透明且合规的代币分发和生态激励机制。从用户角度看,奖励不再由中心化节点发放,而是用户通过自己的链上行为生成零知识证明,直接向区块链智能合约证明自己为生态系统做出了贡献,并根据这些证明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是一个透明且可信的过程,每个用户都可以看到这些零知识证明的验证结果。
这样的系统不仅安全可靠,而且避免了中心化奖励分发带来的问题,整个系统变得更加合规和透明。每个用户在看到其他用户获得奖励时,都能确信该奖励是公平且符合规定的。
另外,Brevis 不仅能改进现有系统,还能帮助开发出全新的应用场景。例如,最近火爆的永续合约交易所就面临一个大问题:每个交易者的头寸和杠杆比例是公开的,交易者的隐私性得不到保障。这不仅导致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定向攻击,也暴露了隐私泄露的风险。
我们与一些主要的项目合作,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去中心化的永续合约交易所体验,同时保证用户订单簿的隐私性。通过 ZK 技术,我们能够确保每一笔交易和每一笔订单匹配都得到安全验证,同时保证用户交易额度的隐私。这样,用户能够享受类似中心化交易所的体验,但同时保护隐私。
此外,ZK 还可以在 AI 和数据领域发挥作用。例如,最近在 Kaito 上,很多行业领袖或 influencer 想要分享自己的项目或观点,期望获得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观点的价值更多来自于输出者本身的信誉。通过 ZK Proof,我们可以帮助这些用户证明他们确实拥有某个钱包,并且钱包内确实有一定的资产,或者进行了某些理财操作,这能让社交平台的内容更具可信度。
我们最近与 Kaito 合作,推出了基于 ZK Proof 的 Yapper 身份识别功能,这不仅用于我们的 leaderboard,也将应用于未来的各种项目,帮助实现隐私保护的身份识别。这些功能的推出使得可验证计算变得更加普及,未来如果可验证计算足够便宜,世界上的每一种计算资源都应该具备可验证性。
目前,虽然我们的可验证计算还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但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实际进展。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积累了接近 20 万个独立地址,所有这些地址都是在与合作伙伴的实际应用中产生的,没有任何营销活动。此外,我们已经为这些合作伙伴生成了超过 1.4 亿个 ZK Proof。
在代币奖励分发的应用场景中,我们已经发放了超过 300 万美元的奖励,这些都是 Brevis 技术实际落地的证明,体现了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能力和发展趋势。
Brevis Proving Ground 活动与社区教育
Colin: 接下来要不请 Michael 老师介绍一下你们正在开展的 Brevis Proving Ground 活动,以及你们 15 号推出的Pico Prism这个消费级硬件实现 L1 实时证明的技术。
Michael: 我们 13 号推出的活动叫做 Brevis Proving Ground,也就是证明试验场。这个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让终端用户对我们项目的理解更充分。
在区块链项目中,很多时候需要让终端用户对项目有充分的认知,但目前行业中普遍的问题是,大家往往只是让用户点击一些按钮,最终用户并不清楚这个项目到底在做什么。所以我们推出 Brevis Proving Ground,它不仅是一个用户教育和社区教育的项目。这个项目与其他的类似项目不同,除了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让用户了解 Brevis 和它的功能外,Brevis Proving Ground 的重点是激励 Brevis 的用户和社区真正使用已经在 Brevis 上实现应用的项目,比如 PancakeSwap、Uniswap、Euler、OpenEden、MetaMask、Linea 等,这些平台都在使用 Brevis 的技术,帮助用户亲身体验 Brevis 的优势。
这是我们想做的一个重要区分点,也是我们与其他项目的显著不同之处。我们非常欢迎大家参与 Proving Ground 的活动。
关于 15 号上线的 Pico Prism,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 zkVM。其实我之前没有提到的一个问题是,Brevis 的技术背后有两个关键组成部分:一个是 zkVM,它是一个泛化的计算引擎。任何程序只要想生成 ZK Proof,只需将程序交给 zkVM,它就能完成计算。
但我们知道,虽然 zkVM 的性能很强,但它的计算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它的能力非常广泛。所以我们在 zkVM 架构中加入了一个模块化架构,能加上所谓的协处理器。这个协处理器,或叫 ZK Coprocessor,能进一步提升处理效率,特别是对那些常见的用例,比如 PancakeSwap 和智能 DeFi 的应用场景,这能够大幅加速计算并降低成本。因此,我们成为了唯一一个能够大规模吸引用户的项目。
回到 zkVM,目前以太坊的扩容面临一个重要的瓶颈。以太坊的共识机制要求每个验证节点同时计算每一笔交易或智能合约执行,这就带来了重复计算的问题。随着节点增多,计算成本也随之增高。我们希望通过新的模式,只需要一个节点进行计算,其他节点只需验证 ZK Proof。这样,即使计算任务很大,计算的成本和时间也会大大减少。这种新的范式能够帮助以太坊实现更高的扩容能力。
未来,Pico Prism 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扩容,目标是让以太坊的扩容能力达到原来的 10 倍,甚至 100 倍,保持去中心化的核心要求。我们目前看到 Pico Prism 的并行架构非常有效,只要足够的计算资源投入,系统就能不断扩展。
Pico Prism 能够快速生成以太坊的执行证明,显著提高以太坊的扩容能力。以太坊的 Layer 2 网络也将受益于这个技术,Pico Prism 将为 Layer 2 提供更低成本的跨链交互能力。
不仅仅是对以太坊,其他区块链平台也能使用这一技术。与现有解决方案相比,Pico Prism 在速度上比最接近的解决方案快 70%,并且成本只有现有解决方案的一半。我们已经达到了以太坊基金会 所要求的实时证明基准,是全球首个达到这个标准的项目。
通过这些技术突破,Brevis 不仅推动了以太坊的扩容,还为区块链生态系统提供了更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ZK 技术的演变与未来:从 Rollup 到通用应用的突破
Colin: 最后再请 Michael 聊一下您提到过与以太坊基金会和 Vitalik 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在创业过程中与他们的互动,是否得到过一些帮助?此外,您怎么看现在以太坊的整体运转?虽然之前可能受到一些非议,但最近因为 DAT(Digital Asset Treasury,数字资产财库)的兴起,似乎又变得比较火爆。另一个问题是,ZK 技术一直是 Vitalik 推崇的领域,但最近 ZK 项目似乎仍然需要一些技术沉淀,短期内可能出现低潮,您怎么看现在 ZK 赛道的状态?
Michael: OK,我可以先说一下,ZK 赛道现在的状态。我觉得,ZK 现在的第一波应用主要是来自于 ZK Rollup,也就是通过 ZK 技术做的二层网络。
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做基于 ZK 的二层网络呢?其实是因为我们觉得单纯使用 ZK 来做一个特化的 zk EVM,做一个二层网络,与 Optimistic Rollup 相比,并没有显著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实际上 ZK 在第一波 ZK Rollup 落地后,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火爆。尤其是与 Optimistic Rollup 相比, ZK Rollup 在应用推广和用户接受度上并没有带来更多的 adoption。因此我们觉得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在 Rollup 场景下,ZK 更像是一个维生素,并不是一个止痛药。
不过,ZK 技术本身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计算范式转移。以前,当我们想验证某个计算时,每个人都要重新计算一遍,但通过 ZK,我们可以生成一个证明,将计算和验证完全分离开来。这是一个从计算模式上来说,巨大的突破和创新。
我们认为,ZK 的第二波应用即将到来,这一波将通过新的 zkVM 带来完全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突破。像 PancakeSwap、Linea 以及我们即将推出的基于 ZK 的永续交易所,这些应用场景对 ZK 来说就不是维生素,而是止痛药。没有 ZK 技术做这些事情,目前的约束下没有其他实现方式可以做到。因此,我们认为这是 ZK 的第二波春天。
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无论在技术潮流上,还是在区块链的应用中,都有第一波和第二波的变化。最初,区块链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转账上,许多区块链项目都致力于作为货币使用,比如比特币、莱特币等。经过一段低潮后,区块链应用迎来了第二波 — — 去中心化共识。无论是通过 Proof of Work 还是 Proof of Stake,我们看到的第二波高潮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更广泛、更通用的场景上,这也是以太坊兴起的原因。
对于 ZK 来说,第一波往往解决的是非常具体、特定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优化和迭代,最终只能解决单一场景的单一问题。但 ZK 2.0 能够做的事情是,用一个通用的 ZK 技术解决多种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应用场景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比如永续交易所、DeFi、代币奖励分发、InfoFi、AI 等。这些场景的广泛应用表明,ZK 技术的通用性将带来新的用例,点燃下一波 ZK 落地的潮流。虽然我们现在只是看到了初步的迹象,但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大型的 DeFi 协议开始采用 ZK 技术,推动这一波新的应用落地。
关于以太坊基金会和比特币的情况,以太坊基金会在以太坊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基金会和生态中有一些问题,但我们仍然认为以太坊的创新核心依然存在。以太坊勇于对 VM 结构进行根本性的升级,展现了它对创新的包容性和承载能力。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最近我也和 Ethereum Foundation 的很多朋友有了更多的交流。以前他们对很多企业级应用关注较少,或者交流得不多,但最近的情况有所变化。DAT 就是其中的一个现象,DAT 的 adoption 以及许多其他支付相关的应用在新兴市场的采用,也为我们展示了 Ethereum 如何在这些市场中发挥作用,甚至在政府层面、国家层面的一些应用也开始出现。这一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这是我们非常激动的一点。
因为在整个 DeFi Summer(2021 到 2022 年)期间,我们在短短两年内,走完了过去传统金融 200 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真正建立了一套完整的 DeFi 架构,或者说金融市场架构。然而,这套金融市场架构最终必须与真实世界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确实遇到了很多挑战。我认为,从 2020 年到 2024 年,整个行业处于一个推动创新的关键时期。
最近,过去一年的发展中,这些壁垒逐渐被打破。我们认为这个过程将成为未来创新的关键所在。Ethereum Foundation 最近也在这方面加大了努力,推出了许多新的 initiatives。这些新举措有助于推动行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这对整个行业而言非常重要。
Colin: Michael的分享非常详细,给大家描绘了 ZK 技术的发展脉络。虽然之前的 ZK 二层网络经历了短暂的低潮,但随着越来越多的 ZK 技术被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尤其是 Ethereum Foundation 在改组后对 ZK 的重视,我们看到未来它将会更加注重技术落地,而不再过度关注技术的复杂性。这些进展都为 ZK 赛道的未来带来了积极的信号。最后,也希望 Michael 和他的项目能够在 ZK 赛道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今天的播客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Michael: 好的,谢谢 Co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