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廣場用戶們,廣場使用界面全新升級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簡潔、操作更流暢絲滑,還有多項貼心新功能上線,快來更新體驗吧!你對新版界面有什麼感受?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是哪一個?你發現了哪些驚喜或變化呢?發帖分享新版廣場使用體驗,瓜分 $10 分享獎勵!
🎁 我們將精選 10 位幸運用戶,每人獎勵 $10 合約體驗券!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標籤發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風格體驗、細節功能變化、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或優化建議等;
3⃣️ 帖子內容需至少 30 字,並且只帶本活動標籤;
廣場界面煥新介紹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動截止時間:2025/10/26 18:00(UTC+8)
你的體驗是我們持續優化的動力!趕快參與和大家分享吧!
Hyperliquid 回購佔市場 46%!年砸 6.45 億美元領跑代幣回購革命
2025 年加密項目已投入超過 14 億美元用於代幣回購,僅 10 個項目就佔總支出的 92%。Hyperliquid 回購以約 6.45 億美元領先市場,幾乎佔今年所有代幣回購活動的 46%,已回購 2,136 萬個 HYPE 代幣,佔總供應量的 2.1%。
Hyperliquid 回購獨佔市場半壁江山
(來源:CoinGecko)
Hyperliquid 回購在 2025 年脫穎而出,成為無可爭議的領導者。該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協議透過其援助基金支出了超過 6.4464 億美元的收入用於代幣回購。這筆金額相當於接下來九個最大項目的總和,凸顯了 Hyperliquid 回購的驚人規模。
根據 CoinGecko 最新報告,該協議佔 2025 年所有代幣回購活動的 46%。到目前為止,該網路已回購了 2,136 萬個 HYPE 代幣,佔總供應量的 2.1%。這個比例看似不高,但考慮到 HYPE 總供應量高達 10 億枚,2.1% 已代表顯著的供應減少。
更令人驚訝的是其回購潛力。根據 OAK Research 早先的估計,Hyperliquid 的商業模型每年有可能回購高達其總供應量的 13%。這意味著若按當前速度持續,未來幾年 Hyperliquid 可能銷毀超過一半的代幣供應,這種通縮模型對長期價值極為有利。
Hyperliquid 回購資金來源於其永續合約交易手續費。作為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Hyperliquid 每日處理數十億美元交易量,手續費收入極為可觀。與中心化交易所不同,Hyperliquid 將大部分收入用於回購代幣並分配給持有者,而非流入股東口袋。這種收入共享模式吸引了大量長期投資者。
CoinGecko 研究分析師 Yuqian Lim 指出,Hyperliquid 回購的持續性和規模遠超其他項目。「大多數項目的回購是一次性或不定期的,但 Hyperliquid 已將其制度化為自動化鏈上系統,每週根據收入自動執行回購。」這種透明且可預測的機制增強了市場信心。
14 億美元回購浪潮前十名解析
(來源:CoinGecko)
2025 年有 28 個加密貨幣項目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代幣回購,總金額超過 14 億美元。然而,財富高度集中,前 10 名就佔了總支出的 92%,顯示回購主要是頭部項目的遊戲。
LayerZero 緊隨 Hyperliquid 之後,一次性回購了 1.5 億美元的 ZRO 代幣,佔其總供應量的 5%。這是今年最大規模的單次回購公告,但 Lim 指出:「儘管 9 月份代幣回購支出激增,但這是由於 LayerZero 的一次性回購公告所致,該公告並未具體說明回購的具體實施時間。除 ZRO 回購外,9 月份代幣回購支出僅為 1.6845 億美元。」這種一次性回購與 Hyperliquid 的持續回購形成鮮明對比。
Pump.fun 自 7 月以來已投資 1.38 億美元回購 PUMP,佔其總供應量的 3%。Lim 強調:「雖然與 HYPE 相比,PUMP 的回購支出處於較低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Pump.fun 已經回購了佔總供應量 3.0% 的份額。」Pump.fun 作為 meme 幣發射平台,其收入來源於發幣手續費,這種商業模式在 2024-2025 年極為成功。
前十名回購項目排行:
Hyperliquid(HYPE):6.45 億美元,46% 市場份額
LayerZero(ZRO):1.5 億美元,一次性回購
Pump.fun(PUMP):1.38 億美元,持續回購
Raydium(RAY):1 億美元,回購並銷毀
Sky Protocol(SKY):未公開具體金額
Jupiter(JUP):未公開具體金額
Ethena(ENA):未公開具體金額
Rollbit(RLB):未公開具體金額
Bonk(BONK):未公開具體金額
Aave(AAVE):結構化「Aavenomics」回購
Raydium 已投入 1 億美元用於回購和銷毀 RAY 代幣。作為 Solana 生態最大的 DEX,Raydium 的回購資金來自交易手續費。其「回購並銷毀」模式直接減少供應,而非重新分配,這種做法在通縮效果上更加激進。
就回購供應份額而言,GMX 表現優異,回購金額達 2,086 萬美元,相當於其供應量的 12.9%,凸顯了小規模回購的效率。GMX 是去中心化永續合約平台,其商業模式與 Hyperliquid 類似,但規模較小。
回購浪潮背後的三大驅動力
多種因素推動了 2025 年的回購熱潮。根據 DWF Labs 的說法,這一激增源於整個 Web3 領域盈利能力、治理成熟度和市場心理的融合。
盈利能力提升是最根本的驅動力。報告中寫道:「隨著越來越多的項目實現盈利,回購已成為獎勵長期用戶、減少流通供應、產生有利於用戶和項目的正反饋循環的重要策略。」2024-2025 年,DeFi 協議、DEX 和衍生品平台經歷了交易量爆發,手續費收入大幅增長。Hyperliquid、Raydium 和 GMX 等協議已實現穩定盈利,擁有充足現金流進行回購。
治理成熟度使回購制度化。成熟的 DAO 治理和規範的資金管理(例如 Aave 的結構化「Aavenomics」回購)有助於將這些做法制度化。Aave 透過社群投票決定回購金額和時機,確保透明度和問責性。這種治理模式正在成為行業標準。
市場心理轉變同樣關鍵。在經歷了動盪的 2024 年之後,投資者開始傾向於基於稀缺性的代幣模型。同時,Hyperliquid 和 Raydium 等項目的自動化鏈上系統將回購變成了透明、持續的機制。這些動態共同將回購轉變為規範代幣經濟學的標誌和 2025 年去中心化經濟的決定性趨勢。
2025 年下半年,回購步伐加快,7 月回購支出較上季激增 85%。截至 10 月中旬,回購支出已達 8,881 萬美元,顯示市場預計連續第四個月超過上半年 9,932 萬美元的月均水準。平均每月支出約為 1.4593 億美元,若保持此速度,全年總回購可能超過 17.5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