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廣場用戶們,廣場使用界面全新升級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簡潔、操作更流暢絲滑,還有多項貼心新功能上線,快來更新體驗吧!你對新版界面有什麼感受?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是哪一個?你發現了哪些驚喜或變化呢?發帖分享新版廣場使用體驗,瓜分 $10 分享獎勵!
🎁 我們將精選 10 位幸運用戶,每人獎勵 $10 合約體驗券!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標籤發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風格體驗、細節功能變化、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或優化建議等;
3⃣️ 帖子內容需至少 30 字,並且只帶本活動標籤;
廣場界面煥新介紹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動截止時間:2025/10/26 18:00(UTC+8)
你的體驗是我們持續優化的動力!趕快參與和大家分享吧!
OpenAI 啟動 3000 億美元硬體擴張計劃!54% 基金經理警告 AI 泡沫
OpenAI 已啟動價值 3000 億美元的硬體擴張計劃,將其晶片供應商、金融家和能源供應商納入反饋迴路。然而,美國銀行 10 月調查顯示,54% 的基金經理人認為 AI 是泡沫,若部署落後於交付計劃,可能放大市場波動。
OpenAI 16 吉瓦計算帝國的供應鏈佈局
OpenAI 與 AMD 和博通達成的多年期協議構成了這個 3000 億美元計劃的核心。AMD 將提供 6 吉瓦的 Instinct GPU,並授予 OpenAI 與效能里程碑掛鉤的股權認股權證,而博通將在同一時期共同設計和部署 10 吉瓦的客製化矽片和機架系統。這些交易將在 2026 年至 2029 年期間陸續交付,總計約 16 吉瓦的新運算能力。
OpenAI 硬體擴張計劃關鍵數據:
AMD 合作:6 吉瓦 Instinct GPU,2026 年下半年首次部署,基於里程碑的認股權證最多可獲得 1.6 億股 AMD 股票
博通合作:10 吉瓦客製化加速器和機架,與 OpenAI 共同設計,2029 年底完成
星際之門項目:4.5-5.5 吉瓦,與甲骨文、軟銀合作,美國五個站點分階段建設,五年內超過 3000 億美元
總計算能力:約 16 吉瓦,相當於某些小國的全部用電量
這些協議是與甲骨文和軟銀合作的星際之門建設項目的基礎,該項目是美國五個站點的擴建,可能是科技史上最大的私人融資基礎設施項目。OpenAI 表示,博通的部署將於 2029 年底完成,這意味著整個擴張計劃的時間跨度達到 4 年。
循環經濟模式:供應商股權與需求綁定
這些協議的結構指向 AI 基礎設施的循環經濟模式,其中資本、股權激勵和購買義務在供應商、基礎設施提供者和模型營運商之間相互關聯。AMD 的安排將未來的 GPU 交付與基於里程碑的認股權證掛鉤,這使得 OpenAI 能夠從 AMD 的股權表現中獲得上行敞口,從而在供應商的估值和客戶的產能擴張路徑之間形成反饋循環。
與此同時,Nvidia 今年稍早披露了其在 CoreWeave 約 7% 的股份,而 CoreWeave 將其與 OpenAI 的協議擴大了 65 億美元,使 2025 年合約總價值達到約 224 億美元,將晶片供應商的股權、基礎設施租賃商的收入和 OpenAI 的計算消耗連結在同一條鏈中。
彭博社還報告了供應商融資循環,其中涉及 Nvidia 承諾為 OpenAI 的晶片採購提供高達 1000 億美元的資金,這構成了部分由供應商自身提供資金的需求。這種結構創造了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供應商提供融資和股權激勵,OpenAI 擴大採購,供應商股價上漲,OpenAI 從認股權證中獲利,進而有更多資金繼續採購。
這種循環模式在華爾街引發了激烈辯論。支持者認為這是創新的資本效率模式,反對者則警告這可能演變成泡沫機器。當供應商、客戶和金融家的利益如此緊密綁定時,一旦任何環節出現問題,整個鏈條都可能崩潰。
AI 能源需求對電網的史詩級挑戰
在能源方面,電網可用性和每兆瓦時的交付成本決定了模型擴展的可行速度。高盛預測,到 2030 年,全球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比 2023 年成長約 165%。隨著 2026 年至 2029 年新集群上線,這一趨勢將推動資料中心營運商走向長期購電協議、現場發電和選址轉變。
業界媒體引用麥肯錫的報導認為,到 2030 年,美國資料中心可能將消耗全國 14% 以上的電力,複合成長率將達到約 25%。如果互連排隊和許可時間表相對於硬體交付延長,規劃風險就會增加。OpenAI 的 16 吉瓦計算能力意味著每年需要約 140 太瓦時(TWh)的電力,相當於紐約州全年用電量的規模。
這種能源需求引發了多重挑戰。首先,電網基礎設施是否能夠支撐如此快速的增長?美國許多地區的電網已經老化,增加 14% 的負荷需要大規模投資升級。其次,清潔能源轉型的壓力與 AI 能源需求的矛盾如何解決?資料中心若依賴化石燃料發電,將與全球減碳目標衝突。第三,電價上漲可能使 AI 訓練和推理成本飆升,侵蝕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54% 基金經理警告泡沫與執行風險
前瞻性視角取決於三個執行門檻:使用率、能耗和成本曲線。在利用率方面,AMD、博通和星際之門宣布的產能到 2029 年將大幅提升至兩位數吉瓦,而企業 AI 收入必須擴大規模,才能將集群佔用率保持在可帶來可觀回報的門檻水準之上。
美國銀行 10 月的調查顯示,54% 的基金經理人認為 AI 是一個泡沫,現金餘額接近 3.8%,如果部署落後於交付計劃,這種情況可能會放大整個市場的波動。指數集中度增加了另一個宏觀管道,因為到 2025 年中期,「七俠蕩寇志」(Magnificent Seven)將徘徊在標準普爾 500 指數市值的三分之一左右,這加強了被動投資組合對 AI 新聞流和資本支出指導變化的敏感性。
監管路徑仍然不確定,儘管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於 2025 年 3 月得出結論,微軟與 OpenAI 的合作關係不符合合併調查的條件,但如果新的股權掛鉤供應安排加劇了圍繞准入和定價的市場力量擔憂,則可能會重新審視這一基準。
執行風險在於工具鏈、封裝和記憶體頻寬,時間軸從 2026 年下半年開始,經過多年的發展直至 2029 年,因此供應商和營運商的財務結果將追蹤這些收益在審計利潤率和合約定價中出現的速度。投資組合和財務規劃的問題是,宣布的吉瓦數如何與實現的工作量成長、區域電力輸送能力和到 2028 年的成本軌跡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