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Network 核心團隊拋售 120 萬代幣的真正原因曝光了!

據稱,Pi Network 核心團隊本週拋售了約 120 萬個 Pi 代幣,引發了人們對該代幣穩定性的擔憂。Pi Network 本身就難以維持其價值,最新舉動更是雪上加霜。專家觀察到,團隊在流動性方面已無其他選擇,由於 Pi Network 缺乏實用性或創收機制,出售代幣可能是獲取資金的唯一途徑。

Pi Network 核心團隊 120 萬代幣拋售震撼市場

據稱,Pi Network 核心團隊週三拋售了約 120 萬個 Pi 代幣,引發了人們對該代幣穩定性的擔憂。這次拋售發生在 Pi Network 已經處於價格低迷的背景下,核心團隊的賣壓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120 萬個 Pi 代幣以當前 0.2011 美元的價格計算,相當於約 24.13 萬美元的拋售規模。

Pi Network 本身就難以維持其價值,而這一最新舉動為本已脆弱的市場雪上加霜。該代幣目前徘徊在新低點附近,凸顯了其可持續成長的必要性。從技術分析角度看,核心團隊的拋售在市場上形成了強大的賣壓,價格支撐位不斷被測試,若無有效的買盤承接,可能引發更深的回調。

核心團隊出售了大部分持有的 Pi,這不但沒有支撐需求或提升其價值。這種行為與一般項目方的代幣管理策略完全相反。通常,項目方會在代幣價格低迷時選擇回購或鎖倉,以穩定市場信心。然而,Pi Network 核心團隊選擇在低價位拋售,這種操作引發了社群的廣泛質疑和不滿。

「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我們的核心團隊之所以出售 Pi,是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收入來源。Pi Network 沒有任何實際用途,也沒有任何能產生收入的東西,所以他們唯一的流動性選擇就是出售 Pi,」一位加密貨幣評論員說。這個評論揭示了 Pi Network 面臨的根本性問題:商業模式的缺失。

專家觀察到,該團隊在流動性方面可能幾乎沒有其他選擇。由於 Pi Network 目前缺乏實用性或創收機制,出售代幣可能是團隊獲取資金的唯一途徑。這種困境在加密貨幣項目中並不罕見,許多早期項目在開發階段都面臨資金壓力。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 Pi Network 已經發展了數年,擁有數千萬用戶,卻仍然未能建立起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Pi Network 的三大致命缺陷

Pi Network 面臨的挑戰是結構性的,分析師指出了該項目需要改進的幾個關鍵領域。第一是現實世界的實用性缺失。引入實際應用可以推動採用和需求,但 Pi Network 目前仍然缺乏明確的使用場景。雖然項目方聲稱 Pi 可以用於支付和價值轉移,但實際接受 Pi 支付的商家極少,生態系統中也缺乏殺手級應用。

與以太坊的 DeFi 生態、Solana 的高性能應用或比特幣的價值儲存敘事不同,Pi Network 的價值主張一直模糊不清。它既不是最快的區塊鏈,也不是最安全的,更不是生態最豐富的。這種定位的模糊使得 Pi 難以吸引開發者和企業用戶,進而無法建立真實的需求。

第二是權力下放問題。加強治理和網路獨立性可能會增強信心。Pi Network 的共識機制和治理結構長期以來受到質疑,核心團隊對網絡的控制程度過高。真正的去中心化區塊鏈應該由社群驅動,而不是由單一團隊主導。當核心團隊能夠隨意拋售大量代幣時,這種中心化的弊端就暴露無遺。

第三是透明度嚴重不足。圍繞代幣交易和決策的更清晰的溝通對於可信度至關重要。Pi Network 的代幣經濟學一直缺乏透明度,總供應量、流通量、團隊持倉、鎖倉計劃等關鍵資訊都未向公眾完全披露。這次 120 萬代幣的拋售事件正是透明度缺失的直接後果,社群在事後才得知,而無法提前預判或參與決策。

Pi Network 三大致命缺陷:

實用性缺失:缺乏殺手級應用和真實使用場景,需求無法支撐價格

過度中心化:核心團隊控制過強,社群治理形同虛設

透明度不足:代幣經濟學和團隊操作缺乏公開披露

如果沒有實用的應用程式或收入來源,除非生態系統開發出新的價值創造方式,否則這種拋售行為可能會持續下去。這是最令人擔憂的預測,意味著 120 萬代幣的拋售可能只是開始,而非結束。若核心團隊的運營資金持續依賴代幣拋售,市場將面臨持續的賣壓,價格難以反彈。

Dr. Altcoin 建議代幣銷毀救市

Pi Network 價格崩跌

(來源:CoinMarketCap)

儘管 Pi Network 面臨挑戰,但加密貨幣專家 Dr. Altcoin 仍然支持它,他敦促核心團隊立即採取措施。當 Pi 在 10 月首次創下歷史新低時,他建議使用代幣銷毀機制來減少供應量,並支撐代幣的價值。代幣銷毀是指永久性地從流通中移除代幣,通常透過將代幣發送至無法訪問的地址來實現。

代幣銷毀機制在加密貨幣領域已有成功先例。幣安的 BNB 定期進行季度銷毀,每次銷毀都會推高價格。以太坊在 EIP-1559 升級後引入了交易費用銷毀機制,使 ETH 在某些時期變成通縮資產。這些案例證明,減少供應量可以有效支撐代幣價值,前提是需求保持穩定或增長。

然而,代幣銷毀對於 Pi Network 而言可能只是治標不治本。若核心問題——缺乏實用性和收入來源——未得到解決,即使短期透過銷毀支撐了價格,長期來看核心團隊仍然需要資金運營,可能會進行更多拋售。因此,代幣銷毀必須配合生態建設和商業模式創新才能發揮真正作用。

Altcoin 博士的建議還包括提升透明度和加強社群治理。他認為,Pi Network 應該公開披露團隊持倉、未來拋售計劃和資金使用情況。此外,引入社群投票機制,讓持有者對重大決策有發言權,可以重建信任。這些措施雖然無法立即解決價格問題,但能為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從市場反應來看,這次拋售事件已經對 Pi Network 的聲譽造成了嚴重損害。社交媒體上充斥著用戶的失望和憤怒情緒,許多早期支持者表示將退出項目。這種信任崩塌一旦形成,修復將極為困難。Pi Network 核心團隊需要迅速採取行動,不僅要解決眼前的流動性危機,更要系統性地重建項目的價值主張和治理結構。

Pi Network 的出路與投資者警示

Pi Network 的未來取決於其能否在短期內推出有意義的應用場景。潛在的方向包括:與電商平台合作實現 Pi 支付、開發基於 Pi 的 DeFi 協議、引入企業級用戶將 Pi 用於忠誠度計劃等。這些應用如果能夠落地,將為 Pi 創造真實需求,減輕核心團隊對代幣拋售的依賴。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Pi Network 已經發展了多年,卻仍未見到實質性的生態進展。這種緩慢的開發速度與其龐大的用戶基數形成鮮明對比。許多觀察者懷疑,Pi Network 可能從一開始就缺乏清晰的技術路線圖和商業計劃,其用戶增長更多依賴於社交裂變和「免費挖礦」的吸引力,而非真實的技術創新或應用價值。

對於 Pi Network 的投資者和持有者,這次事件是一個嚴厲的警示。在投資任何加密項目前,必須深入研究其技術實力、商業模式、團隊背景和代幣經濟學。Pi Network 的案例顯示,龐大的用戶基數和社群熱情,若缺乏實質的價值創造和透明的治理,最終可能只是一場泡沫。謹慎評估項目的長期可持續性,而不是被短期的市場炒作或社群氛圍所迷惑,是保護投資的關鍵。

PI3.85%
ETH2.28%
BNB5.42%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GateUser-873dca86vip
· 8小時前
哪裏看到的是核心團隊拋幣啊。交易對發出來看看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