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精神”決定數字資產價值?

作者:張烽

“動物精神”這一術語由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強調投資者情緒和心理因素對市場影響的重要性。投資者情緒高漲通常推動股市上揚,而情緒低迷則可能導致市值下跌。這一現象表現在Meme 和 AI 有關代幣的市場表現上,體現出投資者信心的增加。

用戶的身分表達、社群歸屬、文化認同和參與渴望等情緒,之所以能夠高效地轉換爲數字資產行爲,其根源在於數字資產、數字社區和數字權益本身的全新特性,爲這種轉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肥沃土壤。

一、數字資產的特徵使其成爲情緒表達與價值顯性的有效載體

數字資產,使得衆多個體情緒可以與具體資產精準對應。

**可編程的稀缺性與唯一性。**區塊鏈技術使得任何數字物品(如圖像、音樂、代碼)都可以被賦予不可篡改的、可驗證的稀缺性。這種技術特性,恰好滿足了人類“身分表達”中對獨特性和排他性的根本需求。一個獨一無二的NFT(非同質化代幣)不再是簡單的JPG文件,而是個人在數字世界中“我是誰”的終極聲明。情緒(我想成爲獨特的人)通過技術的稀缺性,物化爲一種可擁有、可展示的資產。

**可驗證的產權與真實性。**區塊鏈提供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全球性的真實性帳本。這意味着,對某個文化符號(如一個 meme、一段歷史時刻)的“文化認同”,可以通過擁有其官方授權的數字資產來得到確權和彰顯。這種確權將模糊的情感認同,轉變爲了清晰的法律和經濟關係上的“所有權”,使得認同感可以被“資產化”和“資本化”。

**可組合性與交互性。**數字資產(尤其是通過智能合約)可以被設計成與其他資產或應用交互。這滿足了“參與渴望”。例如,持有某個NFT可以解鎖新的社區功能、參與線下活動或投票決定項目未來。在這裏,購買資產的行爲,不僅僅是消費,更是一張通往更深層次參與的“門票”。情緒(我想參與)直接驅動了購買行爲,而資產的使用則滿足了參與感。

**高流動性與全球市場。**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如OpenSea)構建了一個7x24小時不間斷的全球市場。這使得基於“社群歸屬”的情感連接,可以瞬間轉化爲購買、出售或出價等經濟行爲。一個社群的共同信念,可以通過集體購買和持有某系列資產而形成強大的經濟護城河,而資產的漲跌又反過來強化或考驗着社群的凝聚力。情緒不再是封閉的內心活動,而是在公開市場上可交易的信號。

二、 開放社區的特性使其成爲情緒發酵與行爲驅動的價值網路

開放社區,使個體情緒可以傳導成爲資產交易等相關行爲。

**無許可準入與全球互聯。**互聯網和Web3技術打破了地理和社會的隔閡,讓基於高度細分的興趣、文化或價值觀的社群得以形成。一個人對“賽博朋克”文化的認同,在現實世界中可能孤獨,但在數字社區中卻能找到成千上萬的同好。這種歸屬感的即時滿足,爲圍繞共同符號創建和交易數字資產提供了龐大的潛在市場。

**透明的聲譽與貢獻系統。**在數字社區中,用戶的身分和聲譽越來越多地通過其擁有的數字資產和鏈上行爲來構建。例如,一個錢包裏持有多個知名DAO治理代幣和早期NFT的人,會被視爲“資深玩家”。這種將身分和聲譽“資產化”的機制,極大地激勵了用戶通過資產行爲來“表達”自己的圈層和地位。

**模因傳播與共識構建。**數字社區是模因(Meme)的溫牀。情緒,特別是參與渴望和文化認同,可以通過模因被快速復制、傳播和強化。一個成功的NFT項目(如Bored Ape Yacht Club)本質上就是一個強大的文化模因,它通過視覺符號和社群敘事,將持有者凝聚成一個具有共同身分認同的“數字部落”。購買這個資產,就是加入這個部落的儀式。

**從消費者到所有者的範式轉變。**數字社區,特別是Web3社區,強調“所有權經濟”。用戶不再滿足於被動消費內容,而是渴望擁有平台的一部分、參與決策並獲得經濟回報。這種“參與渴望”直接催生了對於治理代幣、股權NFT等資產的需求。用戶通過購買這些資產,從旁觀者轉變爲利益共同體中的“所有者”,完成了從情感到經濟行爲的深度綁定。

三、 數字權益的特性使業務場景讓情緒價值得以實現

數字權益,使衆多個體的情緒在業務場景中實現價值。

**數據的確權與價值化。**在數字時代,用戶的注意力、數據和創作本身就是有價值的。通過數字資產,這些無形的貢獻可以被確權和量化。例如,用戶參與社區討論獲得的POAP(出勤證明協議)徽章,本身就是一種記錄其參與歷史的數字資產,未來可能兌換爲權益。這使得“參與渴望”本身變成了一種可積累、可交易的資本。

**權益的可編程與靈活性。**數字權益可以被拆分、組合和定制。這滿足了用戶個性化的“身分表達”和“參與渴望”。例如,一個用戶可以將自己的治理權委托給更專業的代表,或將一個資產的使用權和收益權分別出售。情緒驅動的資產行爲,因此可以在精細化的維度上展開。

**權益的精準編碼與自動執行。**智能合約能夠將復雜的權益(如投票權、分紅權、訪問權)編碼成可自動執行的程序。這使得“文化認同”或“社群歸屬”所帶來的權益不再是模糊的承諾,而是清晰、可信、自動兌現的代碼邏輯。例如,持有某NFT即可每月自動從項目池中獲得分紅。這種確定性將情緒價值穩定地錨定在了經濟收益上。

摩根大通分析師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曾提出,現貨比特幣 ETF 在近段時間吸引了大量投資者,而另一方面Meme 和人工智能相關代幣作爲衡量散戶投資者“動物精神”的指標,表現也優於整體加密市場。

數字資產的特性爲情緒提供了有效載體,數字開放社區爲情緒提供了發酵與傳播的土壤,而數字權益的智能化則使業務場景讓情緒價值得以實現。這三者共同構成了一套完整的“情緒-資產”轉化引擎,使得人類古老的情感需求,在數字時代找到了全新的、強有力的經濟表達方式。

BTC-1.2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